《红楼梦》中房地产问题
张 麒
2022-04-19 11:41

《红楼梦》中人是很少有受住房困扰的。所以,古语说衣、食、住、行,穿衣吃饭要排在前两位,而住和行,则要挪到后两位。

在清代,官员都有免费的公房可分。起初,清政府采取强制拆迁和论级分配,通过强制拆迁把北京内城的汉民统统赶到外城去,腾出地方给旗人盖房子。房子盖好后,再按品级分配,一品官20间,二品官15间……九品官和没有品级、没有工作的普通旗人每人两间。这是指北京地区,其他地区就在各省、州、县衙所在地的城池里建了。

雍正十一年(公元1733年)正式推行“现银认买官房”和“指扣俸饷认买官房”两项政策,没有正式工作的旗人通过交现钱的办法把分到的公房变成私房,有正式工作的旗人通过扣工资的办法把分到的公房变成私房。乾隆即位后,又允许“分期购房”和“分期付款”政策,房屋政策趋于稳定。这大抵是清初国家关于房屋政策的基本框架。

《红楼梦》多少涉及清初的房屋政策。《红楼梦》中的人,很少有受住房困扰的。贾史王薛这些主子们是不要购住房屋的,他们有朝廷的分配房或自有住宅,佣人们是包吃包住,居住不成为他们的生活负担。所以,古语说衣、食、住、行,穿衣吃饭要排在前两位,而住和行,则要挪到后两位。《红楼梦》写食和穿的笔墨比较多,也极为精彩,而住的笔墨则很少。

贾宝玉结婚,房子是现成的,有大观园的怡红院,不需要花钱购房。贾琏和王熙凤的婚房,多少年后都是那样子,当初怕也不是花自己的钱购买的吧。倒是薛姨妈带着一双儿女来贾府,面临着居住问题。但薛姨妈左看看右瞅瞅、左审视右琢磨,最后还是住进了贾政给他们的梨香院(那是贾政爷爷荣国公遗留下的)。

贾府的房产,是贾演、贾源他们留下(分别被封为宁国公、荣国公)的,贾演 、贾源,清初随皇帝打过仗,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人,立有赫赫军功。堂皇的贾府想必就是朝廷花钱给他们盖的,或是花国家的银子自己动手修建的,自己不花一分钱。标准明显超过一品官员,是按照“公”(公、侯、伯、子、男爵位有明显不同的生活待遇,住房当然包括在内)的贵族等级配备的。只是后来贾府为接待元妃,自己好面子花钱建造大观园,那是花足了银子,把贾府的老底子都掏空了。这是贾政、贾赦手上的事。清时,盖园林成风,大户人家的余款都用在建园林上。清代京师与江南地区的私家园林,多属贵族、官僚、地主、富商大贾、士绅们所有。这些园林,都属于奢侈品,可以转手,买卖,但实用价值并不大。

《红楼梦》多角度、多方位地观照和反映了清初的市民居住生活。贾家的老坟茔地附近、刘姥姥的村落,居民都是住得简陋随便,他们不在住的方面考究,也不在住的上面攀比,住房并未成为生活的第一必须要件。有人按当时的房产行情推断,房价大致不超过三百两白银。按一两银子折合现在人民币150-220元计算,也不超过十万元。

清代房产的实际价格比较平稳,所以《红楼梦》中的升斗小民们生活还是安逸的,他们很少考虑住房。雍正朝代提倡:“立家庙以荐烝尝,设家塾以课子弟,置义田以赡贫乏,修族谱以联疏远。”世代簪缨的贾府,重视家庙祭祀,也支持族中义学,但却没有投资族田义庄,以致贾府最终落败后,子孙流离失所,这个教训是深刻的。

(作者系中国中小企业研究院研究员)

(原标题《《红楼梦》中房地产问题》)

编辑 编辑-许家宜(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特区报-张雪松,编辑-范锦桦(客户端)
(作者:张 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