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让取证难削弱法律威慑力
人民法治
2022-04-03 10:30

高空抛物罪在去年3月1日起正式入刑。一年来,高空抛物行为是否明显减少,相关案件取证难问题是否得到有效解决,治理高空抛物还面临哪些难题,记者调查发现,警示作用明显,取证难问题仍待破解,高空抛物行为仍时有发生。(2022年3月1日新华社)

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越来越多,楼房越建越高,因高空抛物造成行人伤亡的事件在全国各地频频发生,使这一现象逐渐变成了久治难愈的“城市病”,成了悬在“城市上空的痛”。

为了有效扼制高空抛物行为的发生,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修正案(十一)》新增了高空抛物罪,规定“从建筑物或者其他高空抛掷物品,情节严重的,处一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高空抛物入刑这一年多来,确实对居民起到了很大的警示作用,但是在不少地方,高空抛物现象仍时有发生,而此类现象之所以屡禁不止,最主要的原因是取证难、认定难,导致高空抛物入刑产生的法律威慑力也被大打折扣。

徒法不足以自行,若想有效治理高空抛物,彻底根除这个城市“顽疾”,需要对高空抛物行为精准惩治,解决取证难、认定难等问题,才能激活“高空抛物罪”的法律威慑力。

缺少防高空抛物监控设备、找不到抛物的人,是解决高空抛物问题的主要难点,因此需要社区及物业提升对小区的技术监管手段,加强对高空抛物行为的监测。比如,可以在小区的高层安装摄像头,在避免拍到居民室内隐私的情况下,对高空抛物行为实现24小时主动抓拍、实时报警,在发生高空抛物事件后,第一时间帮助相关部门精准查找抛物的具体出处。

对于高空抛物这一不文明现象,需要城市治理者从内心真正重视起来,通过事前防范、全程监管、事后追惩,进行“全过程控制”。相关执法部门、街道办事处、小区物业等各方力量,也应该积极介入,共同探讨行之有效的解决办法,维护良好的城市形象。

同时,还要加强宣传引导教育,提升市民文明素质,让更多人认识到高空抛物的危害性,以及可能承担的相应法律责任,从源头上杜绝高空抛物这一不文明现象的发生。

只有加强各方协作、凝成合力,严格执行相关法律法规,标本兼治,高空抛物现象才会越来越少,才能更好地守护居民“头顶上的安全”。

编辑 洪鹏辉 审核 刘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