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日晚,华人音乐大师、奥斯卡及格莱美双料得主谭盾历时12年创作完成的史诗巨作《复活:武侠三部曲》专场音乐会在深圳保利剧院上演。
充满侠肝义胆、快意恩仇的交响乐与《英雄》、《卧虎藏龙》、《夜宴》三部电影的画面交织,为深圳观众呈现了一场罕见的“乐剧(music drama)”。
《武侠三部曲》原本是谭盾为上述三部华语大片写的电影配乐,他与最优秀的华人导演李安、张艺谋、冯小刚相继合作,传为佳话。然而当三部电影画面摆到一起的时候,我们才发现,哎呀,原来女主角都是章子怡啊……
有观众开玩笑说,与其说这是《武侠三部曲》,不如说更像是《章子怡三部曲》。
“真是铁打的女主流水的导演,谭盾才是真爱啊。”
章子怡《夜宴》剧照。
《复活》完整了“武侠系列”
言归正传。
《武侠三部曲》构思于2000年,由大提琴协奏曲《卧虎》、小提琴协奏曲《英雄》、钢琴协奏曲《夜宴》连贯组成。它的首演献给了2010年上海世博会,2013年曾来过深圳演出。
《卧虎藏龙》剧照。
《英雄》剧照。
不过谭盾一直表示,“武侠系列”其实还有一个主题没有完成,那就是《复活》。谭盾希望与复活有关的武侠电影能找他配乐,“这是最后一部,我一直在等。”
然而谭盾等不及了,于是在2013年率先写成了《复活》小提琴、大提琴、钢琴三重协奏曲,并将音乐放到网上,在全球范围征集剧本拍摄微电影。
“《卧虎》、《英雄》、《夜宴》、《复活》,它们既是独立的电影音乐,又是统一连环的交响诗,我期盼它们能在音乐厅里常演,并把中国文化里的深邃和信仰传开。”
本场《复活:武侠三部曲》,由澳门交响乐团联合蜚声国际的小提琴演奏家桑迪·卡梅伦、大提琴演奏家赵静和钢琴演奏家巴切夫斯加共同演绎。值得一提的是,三位都是女演奏家。
谭盾:少一点套路,多一些真诚
谭盾与水乐。
虽然记者以前听过不按套路出来的谭盾,但《武侠三部曲》仍然给出了不少惊喜。
《武侠三部曲》演出图片(资料)。
它很实验,很大胆。
《英雄》、《夜宴》、《卧虎藏龙》、《复活》四个篇章,均以谭盾标志性的水乐开始,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三位女独奏家均以飘逸的侠女造型出场。
“在前三部电影里,三位女主角都因为不同理由失去了爱情和生命,她们的音乐形象分别由小提琴、大提琴和钢琴来诠释,《复活》则寓意和表达三个女人和三种爱情的复活。”
整场演出的序幕,是三个乐器的一段协奏,诉说着三个逝去的女主角对于复活和爱情的渴望,谭盾和整个乐团担任着“判官”的角色,通过聆听三段叙述来决定,是否让她们复活。
三部配乐的经典旋律缠绕在一起,就连不了解古典音乐的观众都可以听出电影插曲《月光爱人》和《我用所有报答爱》的影子。
随后是三部独立的协奏曲,三位女独奏家分别讲述了三个凄美的(章子怡)爱情故事。
最喜欢“乱玩”乐器、挑战乐器演奏极限的谭盾,让大提琴当琵琶弹,打击乐手摩擦鼓面、敲击石头,还融入架子鼓,平时“只动手不动口”的乐手们还要兼声乐演唱哼哈。
谭盾自己也不闲着,一会对着镜头作判官状,一会走到乐团中间互动,一会又跑去骚扰钢琴……
随着故事的推进,在最后《复活》篇章中,三个独奏乐器又聚集在一起,全新的乐曲中夹杂着似曾相识的音符。随着镜头的切换,灯光的变化,最后在不断闪烁的红色光焰中,三位女主角浴火重生,得到了“复活”。
从爱情的复活到音乐的复活
谭盾热衷于以西方交响乐表现中国传统文化,当中包括武侠。
为武侠电影配乐也让古典音乐圈的他被更多年轻观众所熟知,他还凭借《卧虎藏龙》电影配乐获得第73届奥斯卡最佳原创音乐奖和第44届格莱美奖最佳电影原创音乐专辑奖。“获得这两个奖成全了我的梦想,也即当我活到99岁时,我的音乐会台下仍然坐着很多年轻人……”
谭盾说,《复活》还有一层意思,也即中国古老音乐美学的复活。“中国音乐要走向世界,必须要提供一种可以让西方共同分享美学和哲学的平台,期盼我的武侠音乐可以让东西方的人都理解,都喜欢。”谭盾说,西方古典音乐也像中国武侠梦一样,需要一代一代地继承。
本次音乐会由博璨影视文娱发展深圳有限公司主办,深圳市众冠股份有限公司独家冠名,中国光大银行深圳分行荣誉呈现。
编辑 牧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