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塔县位于祖国西陲帕米尔高原,因高寒和缺氧被称为“生命禁区”,也是国家级贫困县。新一轮对口援疆以来,深圳对口支援新疆塔县,由福田区精准帮扶。深圳市区两级单位全力支持,采取“精准+长效”、“生态+科技”的思路,结合当地的传统畜牧业和自然资源,开展“牦牛入户”和“光伏扶贫”等项目,探索出了塔县精准扶贫的“组合拳”。
畜牧业是塔县扶贫必须倚重的领域。但与很多笼统做法比,“深圳模式”在畜牧业的应用精致到了每一个环节。在此之前,太阳能扬水技术从未在光照充沛的塔什库尔干大规模应用于草场建设,而在最近两年内,它与高位水池供水系统一起,孕育了7600亩的人工灌溉草场,在改善当地生态环境的同时,上千余户贫困牧民获得了饲草料。从草场开始,深圳支援塔县一步步打造着畜牧业产业链,在每个关键环节上都设置了精巧的“稳定器”。以深圳援疆资金为主,开展“牦牛入户”行动,援助购买牦牛1100头送至农户家;在科克亚尔柯尔克孜民族乡和塔什库尔干乡实行“牦牛合作社”集中规模化养殖;推行“前院后圈”农户种植养殖标准化模式,新建家禽圈舍268套,新建每个100平方米的牲畜棚圈566座。不仅如此,深圳还援助建设年加工能力12万吨的颗粒饲料加工厂,同时引入高端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正源集团进驻,在解决当地畜产品深加工和销售的同时,还意味着当地新增600个就业岗位。
但是最近几年,塔县牦牛近亲繁殖严重,部分品种退化严重。再加上养殖技术落后,牦牛种群繁殖能力下降,目前塔县贫困户人均牦牛不足1头。今年深圳第九批援疆干部进驻塔县,和当地干部一起探索实施牦牛品种更新和养殖新技术推广,引导当地牧民科学养殖,确保牦牛业生产持续稳定发展。该项目计划从巴州、阿尔金山沿线引进性能好的生产牦牛,总投资800万元,购买1000头牦牛,其中公牦牛600头、母牦牛400头。这些牦牛将分发给塔县200户贫困户,可按双联户、企业和养殖合作社代养模式实施。记者了解到,深圳援疆前指、福田区以及塔县已经多次和新疆畜牧科学院沟通,四方就良种牦牛引进基本达成一致意见。新疆畜牧科学院也已经到塔县进行实地调研,目前正在编制项目建议书。深圳第九批援疆干部、塔县工作组组长范磊表示,这项工作目前正在全力推进,确保今年第一批良种牦牛引进塔县、分送到贫苦农牧民家里。
深圳支援塔县脱贫不仅精准,还引进产业项目确保长效。在深圳援疆前指的至推动下,深圳福田区和深圳能源集团联合投资,在塔县兴建了一座两万千瓦的光伏发电项目,是国家能源局确定的光伏扶贫工程。今年6月份,这一项目已经开工建设,目前正在快速推进。该项目建成之后,不仅为新疆乃至全国提供源源不断的清洁能源,更能点亮塔县贫困农牧民的幸福生活。据介绍,这一光伏项目投产后,75%的利润纳入塔县扶贫温暖基金,每年不低于500万元。深圳市对口支援新疆工作前方指挥部总指挥刘卫翔表示,今年深圳在塔县安排的援疆项目22个,涉及教育、医疗、城乡基础设施等,接下来将认真落实省市党政代表团和市委常委会做出的部署,确保塔县牦牛品种改良、光伏发电扶贫等在塔县援疆项目顺利实施。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