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激活每一个抗疫“细胞”:深圳中心区的速度与温情

南方日报
2022-02-23 17:08
摘要

与病毒赛跑的流调人员,扎根一线的医护人员,闻令而动的党员先锋队,主动投入志愿服务的快递小哥……各方力量汇聚,构筑起深圳中心区坚实的抗疫堡垒。

2月22日,深圳市福田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办公室发布通告称,全区非生活必需密闭场所暂停开放;同时,所有外卖、快递、投递等一律不得进入小区及城中村楼栋。

随着防疫措施的不断升级,福田抗疫人员正在同时间赛跑、同病毒赛跑。

自2月16日起,福田区在沙头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火速激活每一个抗疫“细胞”——与病毒赛跑的流调人员,扎根一线的医护人员,闻令而动的党员先锋队,主动投入志愿服务的快递小哥……各方力量汇聚,构筑起深圳中心区坚实的抗疫堡垒。

速度:快流调、快管控、快核酸

疫情不等人,时间不等人。疫情防控落实,重在快!

确诊病例住在哪里?去过哪些地方?在福田“0216”疫情发生后,流调人员半小时到达现场,并在4小时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明确病例的姓名、职业、居住地、主要活动场所、活动轨迹等,为疫情防控争取了时间。

为阻击疫情扩散蔓延,与流调人员同步工作的还有确诊病例相关社区的工作人员。受疫情影响,福田区在沙头街道划定封控区、管控区和防范区,沙尾社区830户3421人被划定为管控区内。福田沙尾社区党委书记王新建介绍,在接到指令后,以最快时间对相关区域进行了围挡、设卡。

另一边,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核酸检测点也同步开启。为动员居民积极进行核酸采样,沙头街道沙嘴社区管控区通过无人机不断播放防疫语音。分别在12:00、15:00、18:00准点播放3遍核酸检测通知,在14:00、17:00播放防疫小贴士和社区热线电话,同时还准备了激励话语加油打气。

力度:党员干部下沉一线

“上午反映的非管控区域车辆出行问题很快就得到了妥善解决,为群里的党员志愿服务队和社区党委点赞!”2月17日下午,福田区沙头街道新洲社区嘉葆润小区业主微信群里,不少业主有感而发。

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沙头街道党工委第一时间组织居住在管控区内的32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总支,其中既有来自机关的党员,也有基层一线的党员。他们一方面按照社区群众的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另一方面结合自己的业务优势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支援一线不停歇。2月18日,福田区委组织部更是连夜从区直各机关事业单位紧急新增抽调200名工作人员,全脱产专项支援沙头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月19日清晨,抽调的200名工作人员全部背着行囊,按时到达指定社区报到。

与此同时,2月19日,福田区委组织部向全区党员发布倡议书,倡议书希望全区党员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行动起来,全力以赴、各尽所能投身疫情防控,不少党员干部闻令而动,主动下沉一线,进一步坚定了战疫主心骨。

温度:各行各业纷纷支援

疫情之下,总有一群人在默默坚守。除了“白衣天使”“红马甲”“安保银”,还有熟悉的“黄马甲”“蓝套装”们。福田出现疫情后,不少骑手也主动进入管控小区当起了志愿者。黄始龙、贺红、卢佳濠、罗在燕便是前来支援的第一批骑手。

“请排好队,保持间距,扫码通过。”2月18日下午,刚忙完本职工作的黄始龙和其他3名同事匆忙赶来,加入到防疫大军中。按照街道的统一部署,他们的主要工作是负责华富街道莲花一村各个卡口的执勤和巡逻工作,他们两人一组,分别在莲花一村南门、北门进行核酸码查验等工作。

同样是2月18日,在位于福田区的河套深港科技合作区长富金茂大厦南侧核酸检测点,身着“福田义工”红马甲的香港青年何耀威手持二维码在前进的检测队伍旁来回做着提醒。作为舒糖讯息科技(深圳)有限公司CEO,何耀威所在的公司位于他志愿服务核酸检测点一路之隔的长富金茂大厦粤港澳青年创新创业工场,他说,自己只要有空闲时间就会过来帮忙。

在何耀威看来,香港与深圳仅一河之隔,自己在这里创业,“来了就是深圳人,来了就是福田人!当下,很多香港人在福田工作、生活,也希望有更多香港同胞一起参与抗疫,共建美好家园。”同在大湾区,深港一家亲。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上演了一个又一个双城抗疫故事,这也是深港携手战胜疫情的信心所在。

特写一

与病毒赛跑的福田“福尔摩斯”

在福田区一处酒店会议室里,几百台电脑、电话24小时不停运转,为的就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里摸清病例的传播链条、在不断地追问中找到更多的密接次密、在24小时内梳理出万字疫情报告……

他们奔走于病例走过的街道场所,流转于密接和次密接的一次次通话,昼夜不舍、步履不停,与时间赛跑,与病毒赛跑,他们是福田区默默奉献的流行病学调查人员。

2月16日,深圳市福田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一场流调员与时间赛跑的“战役”就此打响。

分秒必争

福田区流调中心有560多名成员,他们来自疾控、医院、公安、教育等各部门,共分为综合、流调、信息、密接、消杀、检验6个大组。

其中流调组有100余人,细分为10个小组——2个组专门应对跨境司机的阳性病例和入境阳性人员的病例处置,其余8个组则应对本地病例疫情的防控工作。每一个组里面有核心流调队员带队,其余是医疗机构公共卫生专业的技术人员。

福田“0216”疫情发生后,流调组在半个小时到达现场,对疫情形势作出初步评估;在4小时以内完成流调核心信息,明确病例的姓名、职业、居住地、主要活动场所、活动轨迹等;在12小时以内初步查清基本情况,追踪到密接次密接人员,完成初步流调报告。同一时间,密接组收集密接次密接人员信息录入系统,对相关人员实施转运和隔离管控措施。

“流调的要义在一个‘快’字,要复原病例或接触者的行动轨迹,切断病毒的传播途径,所以每一个节点都是按分钟来计算,而且一定要精准。”福田区流调中心首席流调员、业务指挥长李学云说。

在蛛丝马迹中寻找线索

流行病学调查是疫情控制的关键环节,而流调人员就是抗疫一线的“福尔摩斯”。

“我走到楼道,不过那里好吵……”电话那头的流调对象不经意的一句话就可能成为一条线索,有经验的流调员迅速紧张起来。“很吵”是不是有人员聚集的现象?什么人来过这里?这些人有没有可能接触境外人员?会不会从事一些特殊行业?跟其他区的阳性病例有没有关联?随之而来的是海量的信息,每一条线索都要排查。

“只有不厌其烦反复勘查,才能发现更多线索。”李学云说,流调工作非常严谨,调查对象所讲的内容每一个时间点都不能遗漏,还要完整衔接,不能有空当,否则面临的就是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隐患。

据介绍,此次疫情处置福田区采用“前台混编、后台合署”的工作模式,各个小组、部门之间沟通顺畅、协同作战,发挥了巨大作用。采用“3+X”(3是指疾控、公安、社区,X是指相关部门)的合作模式,建立多部门协同作战机制,理顺流调工作流程,精准实施管控措施,不断提升流调质量。

24小时待命

目前,福田流调中心实施“早九晚九”12小时两班倒工作模式,但只要遇到突发情况,任何风吹草动流调员们就会自动调节状态,24小时待命。

流调8组组长郑平平介绍,由于核酸检测大多是白天做,一般晚上才会出结果,所以流调人员的夜晚“接单量”往往更集中,白班流调人员也经常加班到凌晨。

流调员们对夜以继日的工作状态早已习惯。“流调工作常待在室内,不知道时间,每次望去走廊的窗户,都以为是傍晚,因为走廊昏黄的灯光看起来总是像夕阳西下。”流调2组组长段利娜说。

而在福田,还有许多像李学云、段利娜、郑平平一样的流调人员、抗疫人员在背后默默付出。

特写二

管控区的医疗“中转站”

短短半个小时,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沙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代理主任翁映慧已经接了十几个电话,这是管控区内医疗服务工作的忙碌日常。

自2月17日福田区沙头街道部分区域被划入封控区、管控区后,沙嘴社区健康服务中心就成为了社区医疗保障的中转站。

对体力毅力专注力的挑战

管控区内有40个核酸采样点,居民在管控的首周需每日参加采样。目前,沙嘴社区社康中心除了值班医生外,共有21人参与核酸采样,加上医院支援的24人,共有45名医护人员常驻管控区内。

“由于城中村有许多背街小巷,前两天医务人员需要社区网格员的引导,才能找到核酸采样点。”翁映慧介绍。

参加核酸采样的医务人员按照3小时一班进行倒班,分为白班和夜班,夜班一直到零点30分左右才下班,回到酒店休息并随时待命。

翁映慧说,由于管控区实行只进不出的制度,医务人员白天在社区内工作,晚上便只能居住在社区内的酒店,无法回家,有些医护人员的孩子只能托付给老人照看。

据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采样队队长张明影介绍,每天医院派出4—6人的采样人员前往封控区内的6栋楼上门采样。逐户敲门采样,对队员的体力、毅力、专注力都是很大的挑战。

应对繁重的医疗保障需求

自管控区划定后,社康中心成了居民就医的中转站。翁映慧介绍,社康中心每天有两名医生值班,约有二三十宗医疗服务需求要处理。黄瑞玲、康来洲等医务人员,始终奋战在一线,为居民化解各种医疗难题。

翁映慧回忆,近两日,有小孩出水痘的急症需要治疗,如果处理不当,就需要转诊到外面的医院;有发烧、咳嗽、乏力的人员,需要转运到外面医院的发热门诊;还有高血压、糖尿病等慢性病的老人,药物用完需要代买;也有居民此前注射了狂犬疫苗,需要注射第三针等。

“所有医疗保障的需求都要先由社康中心来处理,压力的确很大。”翁映慧说,但居民陆续为医务人员送来暖水袋、爱心汤圆等,增加了大家共同战胜疫情的信心和勇气。

特写三

闻令而动的党员先锋队    

2月18日,福田连夜从区直各机关事业单位紧急新增抽调200名工作人员,全脱产专项支援沙头街道开展疫情防控工作;2月19日早上8时前,抽调的200名工作人员全部背着行囊,按时到达指定社区报到。其中,有100人被分配到福田“0216”疫情的重点区域——沙嘴社区。

自福田“0216”疫情发生以来,为进一步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强力推进疫情防控工作,强让党旗在疫情防控一线高高飘扬,福田区委组织部火速抽调全区党员干部支援沙头街道防疫工作。

核酸检测、排查管控、隔离转运、物资保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能看到党员的身影。

“进封控区不担心是假的”

2月19日上午10时,寒风冷雨中,唐山和另外10名党员全副武装,以急促的步伐进入沙嘴社区封控区开展疫情防控工作。为了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先锋作用,沙头街道党工委紧急组建了这支疫情之下逆行而上的党员先锋队。他们当中,有8人来自沙头街道各科室,3人来自沙嘴社区党委,在各自的工作领域都是精干的业务能手。

“进的是封控区,说不担心是假的!但我们相信只要大家齐心协力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战胜疫情。”进入封控区之前唐山说。在沙头街道应急管理办工作了24年,唐山用实际行动践行他的工作格言——倾情倾力守护一方百姓的安宁。

“让每个人的价值最大化发挥”

在0.23平方公里的沙嘴社区,目前共有400多名防疫人员。“为了实现科学精准防疫,除了组建党员先锋队进驻封控区,我们还分级分组以拉清单的形式让每一位防疫人员清楚明白自己的岗位和职责,在分组过程中还充分结合了他们的个人优势,争取让每个人的价值得到最大化发挥。”沙嘴社区疫情防控工作统筹人葛龑奇介绍。

沙嘴社区共有6栋居民楼被划为封控区,党员先锋队进驻后,采取分栋包干制,除了人员排查、动员做核酸检测,搭帐篷、扫楼、上门送外卖、收集垃圾等脏活累活队员们都要一肩挑。

而在管控区内,沙头街道也第一时间组织32名党员成立临时党总支,并成立嘉葆润管控区、绿景花园管控区、沙嘴村管控区共3个临时党支部,统一领导、统一指挥、统一行动,成为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的中坚力量。这32名党员既有来自机关的,也有基层一线的,一方面他们按照社区群众的需求提供精准的服务,另一方面也结合自己的业务优势为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

(原标题《努力激活每一个抗疫“细胞”:深圳中心区的速度与温情》)

编辑 吴徐美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