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教育局长说的这十句话,家长学生们一定要知道!

读特记者 姚卓文
2017-08-22 20:56
摘要

整合好教育系统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共同发挥以美育人功能,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互促进,艺术普及和品牌特色建设共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

深圳市中小学校长暑期学习会22日下午结束,在学习会的压轴环节,深圳市教育局局长张基宏给参加学习会的全体校长“授课”,畅谈自己对深圳教育特色建设的思考。

划重点的时候到了!读特记者给大伙整理了局长的十句话,家长和学生们一定要知道哦!

1

经过30多年的快速发展,深圳基础教育的规模已和北京、上海、广州等超大城市接近,师生总人数超过200万人。办好基础教育,事关城市发展的现实需要,事关每个家庭的最大关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使命和责任。

2

学校的老师要坚守本位,把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和课堂上,不允许搞有偿补课,课上不讲、课后补,更不得到社会培训机构去兼课,这是红线、底线,不能碰!

3

学校要坚守本位,坚持严格规范办学,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采取“零起点”教学,实施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等措施,消除家长“输在起跑线上”的疑虑和焦虑,确保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质量。

4

每年高考放榜,深圳的成绩都很好。深圳学生不仅考试成绩好,综合素质也很突出,多才多艺、富有创新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实践和动手能力出众,得到广泛肯定和赞扬。深圳学生这些令人称道的“高素质”背后,是大家对人才培养模式的创新,彰显了深圳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成果。

5

深圳基础教育应该在保持现有优势的基础上,有更高的追求,就是在“创新型人才培养、身体健康、艺术素养、国际视野”等方面,提高能力、提升品质、贡献经验。

6

       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呵护好学生的创新热情,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让学生从小就激发起好奇心、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在不同的年龄接受不同特点的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厚植创新基因。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和努力,让创新和创意的基因真正在孩子们的血液中流淌。

7

青年有健康的体魄,国家就有强盛的根基。我们这些孩子,普遍智商很高、情商不低,缺的是“动商”。我们要坚持学校体育“普及+特色”的思路,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坚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引导每个学生至少学会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8

要树立“让每个孩子都唱起来,让每个班级都有歌声”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艺术审美的全面培养……使每个学生都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

9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的能力,把学生的国际素养培养作为核心内容,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国际课程试点,开发相关课程,重视英语学习。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成功的,孩子们不仅会考试,而且听、说能力强、全面,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使之成为城市教育的重要亮点。

10

深圳学生不仅在国内高考中大放异彩,也日益受到众多世界名校的青睐,这和深圳的国际化特点、和深圳的国际化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人说,深圳的孩子看起来比较“洋气”,的确,深圳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气质,那就是能更好理解多元文化、善于思考表达、具备国际视野,不仅会从中国看世界,更会从世界看中国。

这是张基宏第二次在全市校长暑期学习会上讲话,去年,他刚来到市教育局工作,在会上分享了做校长的心得。今年的发言则侧重于深圳教育特色建设的思考,提出学生素养的四个关键词——“创新能力、身体健康、艺术素养和国际视野”。

关于创新能力

张基宏表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关键在高等院校,基础在中小学校。创造是孩子的天性,学校和教师有责任呵护好学生的创新热情,创建有利于创新的环境,让学生从小就激发起好奇心、持续的学习和探索欲望,在不同的年龄接受不同特点的创新教育、创客教育,厚植创新基因。

探索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深圳最有优势和条件。因为,深圳本身就是一座创新之城,创新是深圳最突出的城市特质,深圳有众多的知名创新型企业。我们要加强和这些创新企业的合作,可以支持他们积极参与科技创新课程和教育项目的开发,也可以将这些企业作为校外科技创新教育基地,为师生提供创新教育实践的场所。一方面,我们要呵护好创新热情,让学生享受创新的乐趣,积极推进创客教育和STEM教育,建设好创客实验室、工作坊,开展创新展览、竞赛等各种活动,大力培养学生的创意思维和动手实践能力。另一方面,要用好各种社会资源尤其是创新型企业的资源,整合转化为创新教育的资源。

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实践和努力,让创新和创意的基因真正在孩子们的血液中流淌。

关于身体健康

青年有健康的体魄,国家就有强盛的根基。我市学校体育工作仍存在薄弱环节,主要体现在有些学校只注重运动队竞赛成绩,忽略了面向所有学生的运动能力和爱好的培养,没有真正落实每天校园体育一小时,学生在校体育锻炼时间不够。学校体育工作不仅仅是用来考核校长的,更重要的是要让运动和锻炼成为每个孩子的兴趣和习惯。

我们这些孩子,普遍智商很高、情商不低,缺的是“动商”。我们要坚持学校体育“普及+特色”的思路,以提升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为根本目标,坚持面向全体,人人参与,引导每个学生至少学会2项终身受益的体育锻炼项目。

市教育局将制定《深圳市中小学体育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并开展专项督导。各学校要将校园体育一小时纳入教学计划,开足开齐体育课程,保证体育锻炼密度强度,加强体育社团建设,加强校园足球等重点项目建设,注重学生的运动兴趣和技能培养。

关于艺术素养

深圳的中小学艺术教育已经有很好的基础,在教育部去年主办的全国第五届中小学生艺术展演中,深圳代表团再创佳绩,所展演的5个节目全部获得一等奖。今年6月举办的深圳市中小学生艺术教育展演活动中,全市192所中小学参与,来自京津沪和很多兄弟省市评委都说,深圳的展演比很多省一级的展演水平都高,这些都充分展示了深圳中小学生艺术素养和学校艺术教育成果。

但是,也要看到,我市中小学艺术教育仍然存在技能化、专业化的倾向,存在重团队轻普及、重活动轻体验、重比赛轻培养等问题;社会文化艺术资源整合不够,还不能全面满足艺术教育多样化需求。

要树立“让每个孩子都唱起来,让每个班级都有歌声”的理念,进一步加强学生艺术审美的全面培养,加强面向全体学生的艺术普及教育,开足上好学校美育课程,配齐配强艺术专业教师,用好市中小学艺术教育基地,让更多的孩子有上台参与高水平演出活动的机会。

整合好教育系统内外艺术教育资源,加强艺术课程与其他课程的有机融合,共同发挥以美育人功能,实现课堂教学和实践活动相互促进,艺术普及和品牌特色建设共同发展,使每个学生都培养一两项艺术爱好,掌握一门艺术技能,实现“人人有特长、班班有团队、校校有特色”。

关于国际视野

深圳学生不仅在国内高考中大放异彩,也日益受到众多世界名校的青睐,这和深圳的国际化特点、和深圳的国际化教育是分不开的。有人说,深圳的孩子看起来比较“洋气”,的确,深圳的学生,有着不一样的气质,那就是能更好理解多元文化、善于思考表达、具备国际视野,不仅会从中国看世界,更会从世界看中国。

推进教育国际化的目的,不是为了向国外输送优质生源和优秀人才,而是要让深圳的孩子享受更多的优质教育资源,能有更深的国际理解、更广的国际视野、更强的对外交往能力,培养更全面的素质,为更好适应未来做准备。

我们要进一步提升开放办学的能力,把学生的国际素养培养作为核心内容,纳入到日常教育教学中,大力开展国际理解教育,开展国际课程试点,开发相关课程,重视英语学习。我们的英语教学是成功的,孩子们不仅会考试,而且听、说能力强、全面,我们要进一步强化英语教学,使之成为城市教育的重要亮点。要鼓励有条件的学校,特别是外国语学校开设小语种课程,实验多语言教学。

关于培训市场

深圳现在有些培训机构很火,甚至还一位难求。这不是深圳独有的现象,国内很多大城市也存在类似情况,日本、韩国、台湾、香港和新加坡等亚洲地区,也都存在课外培训机构,这是一种客观需求。

学校的老师要坚守本位,把工作的时间和精力都放在教学和课堂上,不允许搞有偿补课,课上不讲、课后补,更不得到社会培训机构去兼课,这是红线、底线,不能碰!学校要坚守本位,坚持严格规范办学,强化教育教学管理,采取“零起点”教学,实施符合课程标准的教学等措施,消除家长“输在起跑线上”的疑虑和焦虑,确保教育教学各环节的质量。

关于净化教育培训市场的问题,我们将系统地研究,依法依规加强规范和管理。前段时间,我们专门到成都、上海、哈尔滨等城市进行了调研,这些城市都在整顿教育培训市场,规管社会培训机构。深圳也要拿出有效办法来,针对问题,打出组合拳,进一步净化、优化教育生态。

关于校园安全

学校是未成年人高度集中的地方,校园安全是办学的基本前提。校长作为校园安全的第一责任人,要按照“一岗双责、党政同责、失职追责”的原则,健全防范、指挥、处置校园安全突发事件的工作机制,确保应急设施、设备和经费落实,做到分工明确、责任到人、常备不懈。

现在已临近开学,要对学校安全工作早研究、早部署、早排查、早整改,做到未雨绸缪、有备无患。

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姚卓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