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克·贝松:我要用电影捍卫世界文化的多样性

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2017-08-20 18:49
摘要

​因《这个杀手不太冷》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日前来到中国,为其执导的新片、科幻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造势。

因《这个杀手不太冷》被中国观众熟知的法国大导演吕克·贝松日前来到中国,为其执导的新片、科幻电影《星际特工:千星之城》造势。《星际特工:千星之城》改编自法国系列科幻漫画《韦勒瑞恩和洛瑞琳》,投资金额高达高达2.1亿美金,特效镜头就多达2734个,比当年卡梅隆的《阿凡达》还多出700多个。8月18日,吕克·贝松在其到达中国的首站广州举办了媒体圆桌访问,并于当晚在中山纪念堂举行了《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千人“抢鲜”观影活动。电影呈现的“法式科幻”让人眼前一亮,吕克.贝松表示,自己是电影艺术家而非市场导向者。他同时批判好莱坞“创造力在丢失。”

“法式科幻”普通人的浪漫与英雄主义

吕克·贝松是一位个性鲜明非常新锐的导演,他不仅具有法兰西式文艺片的浪漫,而且拥有商业性的强烈社会烙印,同时却又裹着好莱坞大片的气势。科幻片对吕克·贝松 来说并不陌生,1997年,他就拍摄想象力四溢的科幻片《第五元素》。此番执导《星际特工:千星之城》,他表示,想像力依旧排在第一位。当记者问及,电影与美国好莱坞的科幻大片有什么不同时,吕克·贝松表示,“好莱坞科幻片的主题很多是跟外星人斗争,但我们电影里几乎所有的外星人都是在和谐生活的,会有坏人想要破坏和平,但多数人包括外星人都是热爱和平的。”

《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制作成本高达2.1亿美金,其中亦有中国资本介入,吕克·贝松也坦言,如果没有中国朋友的支持,无法完成这部电影。投资如此巨大,有无票房压力?对此,吕克·贝松表示,“我对票房没有压力,一部电影如果特效很多的话制作成本会很高,这我早就知道,但我们的团队付得起——要知道我做第一部电影的时候甚至都付不起大家的工资。我考虑的不是票房,而是观众如何通过买我们一张电影票获得更多更好的体验,这才是我最看重的。当然,如果有中国观众支持的话,我会非常开心,这是一个证明,证明全世界不是只接受好莱坞一种模式的电影。”

吕克·贝松强调,“《星际特工:千星之城》跟好莱坞最大不同在于讲故事的方式,美国做超级英雄来宣传美国的意识形态,他们是最好的,他们要跟外星人战斗去保护地球。我们不是,我们没有超能力。我们都是普通人,说的是普通人的故事,但普通人也有英雄主义,普通人也可以做英雄。”

开炮好莱坞“不能让人永远吃快餐”!

法国人对以好莱坞为代表的美国文化横扫全球的“不赞同”可谓世人皆知。尽管在法国国内,有影评人批评吕克·贝松“好莱坞化”,但吕克·贝松本人对好莱坞的情感是复杂的。他一方面与好莱坞团队展开广泛合作,一方面又对好莱坞“备足弹药火力全开”,他曾严肃批评过以《美国队长》为代表的好莱坞大片。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吕克·贝松说,“我并不是批评《美国队长》,我觉得十年前也有很多杰出的好莱坞科幻大片,但近年来整体的创新已经消失了,现在无非是一个超级英雄跟另一个在打斗。就像我并不反对大家吃快餐,我只是反对一直只吃快餐。好莱坞就是以赚钱为目的,快餐确实可以赚钱但不是我的兴趣所在。我们不能因为大家喜欢这个东西就一直重复,就像中国有不同菜系,法国有各种美食,你不能只是因为快餐赚钱就一直做快餐。艺术也好,电影也好,应该给我们打开不同的大门,这可能有风险,有人喜欢有人不喜欢,但你不能让大家没得选。”

吕克·贝松认为,中国、法国乃至欧洲很多国家历史悠久,有很多值得挖掘和思考的东西,对世界也有很大好奇心,能接纳不同文化,但他在美国很难看到本土文化之外的电影,好莱坞并不真正喜欢舶来品,“在美国,其他国家的电影可能要去很小的影院才有。然而毫不夸张地说,我在巴黎可以看到八十多个不同国家的电影。这比好莱坞要丰富得多。我不是不喜欢美国电影,我不反对也不抵制美国电影,但我也喜欢中国电影,喜欢法国的,德国的、意大利的电影……这些电影是我们的精神食粮,如果只看超级英雄主题,我们的思维就可能枯竭。我是想争取电影话题的多样性,为文化多样性去奋斗。”《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已于2017年7月21日在北美开画,反响平平。对此,吕克·贝松说:“北美观众只接受好莱坞,不接受好莱坞之外的电影,好莱坞好像也并不喜欢我的这种创作,但我希望的是全世界的电影能被全世界的观众看到,世界上不能只有好莱坞电影。”

想像力是最宝贵的财富应从小锻炼

8月18日在广州中山纪念堂《星际特工:千星之城》千人“抢鲜”观影活动结束后,记者进行了随机访问。大部分观众表示,电影想像瑰丽,千姿百态的太空物种让人脑洞大开,尽管也有观众吐槽,电影剧情随意,衔接和逻辑不如好莱坞科幻片。但电影华丽的视效和无边的想像力,还是赢得了观众的普遍认可。对想像力,吕克·贝松表示有话说。他说:“想象力这个东西大家都有。我小时候住一个岛上,家里穷,什么都没有,没有电视没有玩具没有游戏机什么的,只有大海跟岩石,我只能把岩石想象成各种东西,赋予它们各种关系和含义,这反倒锻炼了我的想像力,以至于我现在能做电影导演,这样一个体面的工作。如今的小孩有太多的选择,他要什么都能得到,反而阻碍了想象力。我还记得妈妈有次给我带来彩色铅笔,其实只有黑蓝红三种颜色,但我特别开心,就像现在的小孩能上网了一样。”

近年来中国导演对科幻电影热情大涨,吕克·贝松表示这是好事,世界需要不同口味的科幻。谈及对中国导演拍科幻片的建议,他则表示,“像我这样出生贫穷家庭的法国孩子都能拍科幻片,中国导演肯定没有问题。”

现场千名观众

而进一步谈及中国电影,吕克·贝松说,在他心里中国电影市场必将是世界第一,虽然目前中国电影面临问题,很多人着急赚钱,但这是一个阶段,“全球电影市场我都比较了解,跟很多市场相比中国已经算健康了,你们要相信自己能够做出更多更好的高品质电影。我知道中国电影更多的是以导演为主导,导演的想法能够通过自己的作品来实现,我很高兴中国的电影是以艺术家为中心的,但美国更多是以工作室为中心,他们的导演只是流水线上的一个环节。世界电影的未来一定在中国和欧洲而不是好莱坞。”

见习编辑 陈湛杭

(作者:读特记者 刘莎莎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