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讲究地过春节?香港民俗学家、易学家麦玲玲和你聊一聊
晶报记者 王子键
2022-01-26 13:58

中国人最具仪式感的节日,无疑是春节了。从古至今,每年春节都是中国民俗的一次集中展示。那么,春节有哪些重要的讲究?该怎样对待这些仪式?在虎年春节到来之前,晶报记者采访了香港民俗学家、易学家麦玲玲。

作为在网络上人气极高的易学家,麦玲玲认为,民俗的背后是博大精深的民族文化,我们在沿袭这些仪式时,更要研究这些仪式背后的历史和形成的原因,唯有如此,才能更好将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下去。

尾牙谢灶开启过年 诠释中国人的感恩心

麦玲玲认为,中国人骨子里独有一种浪漫的仪式感。

春有春节,夏有端午,秋有中秋,冬有冬至。春节作为仪式感最强的节日,在古代从尾牙开始计算,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前后要历时一个月之久,并且仪式的注意事项繁多。而中国南北差异,具体到习俗上,因为气候、饮食等方面的差异,也各有差别,加之现代社会的移风易俗和科技进步,不少传统文化和习俗也随之有了不少新的诠释。

“以前因为交通不发达,墟市不会经常举行,人们一般习惯在每个月的初二跟十六这两天聚集贸易,而十二月十六就是经商者每年最后一个出市的日子,俗称为尾牙。”麦玲玲说,因为古代中国是以农立国,农作物丰收与否最影响贸易经商,所以对土地怀有感恩之情,于是就有了把土地当作神来敬奉的做法。

昔日民间在每逢出市的日子也会拜祭土地公,到了尾牙那天就更重视了,做生意的人除了会隆重地酬谢土地神,公司上上下下也会一起吃饭,感谢大家一年的辛勤劳动。尾牙,也是古时评核员工的重要日子,表现好的会发放花红,但若东家决定辞退员工,会以暗示方式,在宴席上以鸡头对着他,代表来年不再雇用,而这道菜就是传说中的“无情鸡”。时至今日,商业发达,此习俗已不复见,如今,仅香港部分海味店铺以及乡村地区仍保留着尾牙宴的习俗,而城市里,尾牙也转变成为年会等形式继承了下来。但尾牙日,不少地方,尤其福建泉州一带,仍会诚心拜祭土地公公,祈求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生意兴隆。

“从尾牙开始,就正式进入到过年的节奏了。”谢灶酬神,也就是小年,是尾牙其后的民俗,一般有“官三民四”或“北三南四”的文化,即从官者或北方人在年廿三谢灶,其他民众或南方人则习惯在年廿四酬神。至于为何要答谢灶君,传统说法是灶神每逢岁末便要回到天庭,禀报民间过去一年的善恶事情,各家各户为求灶君在玉帝面前替自己多说好话,便以汤圆甜食来笼络,也当作答谢灶君一年来的关照。“我觉得中国无论任何酬神、感谢天地,都是一种感恩的举动,希望人能平平安安健健康康一切顺利,外国有感恩节,而中国的感恩更体现在方方面面,对天地万物都有一份感恩之心。”麦玲玲说道。

除旧迎新大扫除 寓意正向

谢灶之后,便到一年之中颇受重视的大扫除风俗了。传说灶君回到天庭之后,发现一位心术不正的天神向玉帝诬蔑民间有意谋反,而作反者家中皆以蜘蛛网为记号,并请求玉帝出兵惩罚。灶君为免民间受害,于是派遣小神到民间宣布:家家户户必须好好清洁打扫,否则新一年不会得到灶君回到家中庇佑,民间因而避过一劫,自此便形成了大扫除、去旧迎新的风俗了。

大扫除作为承上启下的重要一环,不管形式如何变化,多么简化,依然延续至今,并被赋予一年整理收尾以迎接来年新气象的特殊含义。“其实我理解以前的大扫除,就是现在的收纳。”麦玲玲笑道:“时常有网友问我哪一天大扫除更为合适,我的建议是如能在吉日吉时大扫除当然最好,如果只能在周末清洁家居,也最好在该年的大扫除吉日吉时先作一个开始,稍为收拾一下物品,作为大扫除的象征,之后再利用周末时间认真整理便可。”

送神上天以及除旧迎新过后,家家户户已经为即将过年做饮食上、年货上的安排。这时候,贴春联、置办年花也都会安排上。麦玲玲说,这几年因为疫情,很多逛花市的习惯也都改变了,以往她在广州、深圳,都会看到不少市民逛花市买年货,以求好彩头,有时热闹更甚于香港。好在内地网购比较方便,也能较好地解决需求。

年夜饭、守岁作为过年重头戏自不必说,大年初一按吉利方向外出走走,也就是传统所谓的“行大运”。年初二开年饭也是不少商家十分重视的环节,亦是不少妇人一年一度回娘家的日子。麦玲玲还补充,古时候初二回娘家,风俗上只会在娘家吃午饭,而不会留至晚饭时段,一来古人认为外嫁女子若整天留在娘家,象征“吃穷娘家”,意头不太好;二来古时交通不便,不少女子外嫁至远地,所以年初二回娘家也不宜逗留至夜深,以免入夜后出行易生危险。时至今天交通发达,回娘家也十分方便,也不再限制只能吃午饭了。

至于商家们的开年风俗,昔日也有一套规定。“以前一些商家年底没能卖出去的货物,一般会绑一根红绳,在等到开年那天回到店中拆开红绳,寓意新一年能顺利卖出。古时的官门在临近岁末也会有一个‘封印’仪式,意味着年尾不再上班,而到了开年,则要以‘开印’来相对应。”她继而解释,民间也有类似的做法,例如理发师会将自己的剪发工具用红布盖着等开年再打开使用。“其实这类仪式感,都是因为各行各业的人出于对自身行业、事物的尊重,以不同的形式演化而来的。”

以上种种的过年礼俗文化,有些流传至今历久不衰,有些则随着社会发展而式微,可见传统风俗也要配合时代发展,并非一成不变。“就像以前‘单身狗’最怕过年,比如在城市里年初一年初二年初三没店铺开门,一个人又没结婚,就要到处串门去别人家吃饭。” 麦玲玲表示,但随着城市发展,商业活动繁盛,越来越多的深圳人选择扎根,城市开始有了越来越浓厚的年味:“这几年深圳过年一样有外卖可以叫,也越来越热闹了。”

十二生肖问题多

不同界定方法都可行

因为微博上一千多万粉丝,平日里,麦玲玲很关注网友讨论的动向。

针对人民日报近日发布的微博内容引发的生肖计算方法的议论,麦玲玲做出了民俗上的解释。她表示,属相并不是从元旦开始计算,她也以日本民俗为例,日本人一直有以1月1日作为转换生肖这一误区。普遍情况下,大部分人都以正月初一作为新一年新属相的开始,但易学家及传统文化专家计算时,都会以立春为界,过了立春才是新的生肖,这是表达和实际计算的分别:“不少一月底二月初出生的网友也会容易因为这一界定,搞不清楚自己的生肖属相。”

阳历一月下旬至二月中旬生日的朋友最容易出现混乱,因为有时先初一,后立春,有时先立春,后初一,于是这些人便会出现双重生肖。例如2022年2月1日出生,一般说法是虎年初一,但民俗学家计算时,以2月4日04:52立春为界,于是2月1日出生者便是肖牛。她认为,这其实也并没有所谓对错之分,只是不同的界定标准,但对于想要了解其中缘由的人来说,是值得了解清楚的。

“小时候就听说过,初一不能洗头,以及一些什么事情不能做,什么事情应该做。但我也想问为什么。”在研究民俗、易经、堪舆等民间文化后,麦玲玲有了新的感悟。“其实很多这类禁忌、民俗,都有它在那个时代的合理性。”例如 “初一不能洗头”这种风俗,只因古代不论男女大多束长发,洗发后若要自然风干颇花费时间,而大年初一这个重要日子人人都想仪容端整,如因洗发而令自己在大年初一披头散发,仪容不整恐怕意头不佳,所以逐渐就形成了“初一不能洗头”之说。

她认为,若能了解一些民俗背后的原因,而非单纯遵照仪式,其实更有助传承这些传统文化。例如早年听说过韩国申遗“风水”“端午”,其实麦玲玲也觉得挺荒唐的:“明明就是我们的东西。”但转念一想,也正是因为国人觉得理所应当,没有人系统地总结传承这些文化内容,才让这样的事情一再发生。

麦玲玲表示,文化自信很重要,所谓国潮其实是国家强大后,要将这些文化输出去,让世界各地的人能去认知中国文化。她也表示,了解到也有人正在尝试系统性地总结包括堪舆、风水等民俗文化,希望能通过集合大家的努力,让日渐式微的中国传统民俗文化中的精华,得以保留传承。尽管时代变迁,但其实政府以及民间都一直有在做保护的工作,“比如这几年重新受到关注的舞龙舞狮、一些过年的民俗,都需要我们能把它们系统化地总结,如同日本人的茶道等传统文化,需要有心人去将它们留下来。”她说道。

(原标题《民俗学家麦玲玲:怎样讲究地过春节?》)

编辑 编辑-郑蔚珩(客户端)审读 刘春生审核 编辑-詹婉容
(作者:晶报记者 王子键)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