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4日,宝安召开党史学习教育总结会议,全面总结党史学习教育的成果和经验,对巩固拓展党史学习教育成果、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进行部署安排。
党史学习教育开展以来,宝安区委明确提出,推动党史学习教育走深走实,要把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努力把学习成果转化为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的政治自觉,转化为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性锻炼的思想自觉,转化为指导实践、推动工作的行动自觉。
制定党史学习教育“1+11+N”总体工作思路和实施方案
(一)区领导以身作则带头学
召开区委常委会会议、理论中心组学习会等67次
(二)机关干部结合实际认真学
全区共发放指定教材98522册
围绕党史学习教育累计培训4期共381名干部
(三)基层党员多种形式广泛学
首创流动党群服务中心“红色干线初心号”
开展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1185场
组织专题培训班667期
各类集中学习2737场
讲授专题党课4365次
基层党员轮训2273次
组织专题宣讲1588场
组织参观学习活动2946次
(四)扎实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开展读书学史活动2477场
开展新时代大讲堂“大咖讲座”10期
开展学习体验活动3221次
参观中国共产党简史图片展25.6万人次
开展学习先进模范活动542场,走访慰问414人次
开展红色家风传承活动235场
开展全民国防教育活动134场
(五)打造“学习强国”学习平台等党群共学矩阵
开展学习强国党史知识宝安邀请赛获超100万人次点击量
开展主题快闪活动40余场
组织党史诵读配音大赛活动收到4500多件朗诵作品
开展“新时代我来讲”理论宣讲活动
推出“百年风华 宝安表达”系列宣讲短视频
(一)在全市率先提出并建成中小学党史学习教育室,实现100%覆盖。
在全区154所中小学全面建设党史学习教育室,并创建13个示范点。
(二)打造党史学习教育专题思政课。
研发制作25堂专题“微党课”
各中小学党组织书记校长带头讲授思政“第一课”672场次;思政课讲师团开展党史专题宣讲69场次,参与人员38万人次。
(三)开展“致敬英雄 永远跟党走”国防教育宝安行进校园活动。
邀请英雄模范中的杰出代表,荣获“时代楷模”称号的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硬骨头六连”官兵代表到宝安中学(集团)初中部开展国防教育。
(一)统筹谋划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
制定《宝安区红色资源保护利用工作方案》
初步建立由15位相关专家组成的红色资源专家咨询委员会
(二)集群式打造红色教育基地和旅游线路。
打造全市首个5G线上党史学习教育数字体验馆
首批试点建设13处村史馆
共组织党员干部95批次3385人次有序参观宝安党史党性教育馆
持续开展阳台山革命遗址挖掘保护工作,抢救性挖掘3处重要革命遗址
保护利用5处其他重要革命遗址遗迹
发布30个“四史”学习教育主题地标,打卡超过百万人次
(三)创作本土红色文化艺术精品。
创作《宝安革命先行者》《漫说东宝行政督导处》两部红色漫画
拍摄微视频《中共宝安县早期党组织的发展历程》、漫画微视频《追寻红色基因——中共宝安县党组织的建立》、情景剧微视频《使命1928——中共宝安县第一次党代会》、漫画微视频《黄学增与宝安》等。
全区“我为群众办实事”重点民生项目152个,已完成的有147项,占比96.7%。其中,超额完成的有10项。
(一)聚焦服务“一老一小”,擦亮为民办事“底色”。
一是大力推进心理健康服务(市级重点民生项目)。
成立和运营青少年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开展“五大阳光系列”活动165场,服务近万个家庭
率先打造“青少年心灵驿站”,累计接听咨询电话4980余通,服务时数2957小时
打造街道、社区“阳光成长”驿站16个
二是深入实施“幸福康养惠民工程”,建立健全养老服务体系。
全区建成10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完成家庭适老化改造98户
建成4家社区老年人日间照料中心
(二)聚焦“小切口大变化”,突出为民办事“特色”。
一是交通综合整治项目。
全年共出动执法人员2.5万人次
执法车辆6457辆次
清理整顿“马路市场”442个
完成200公里非机动车道建设
完成20座人行天桥建设
新建改造86个路口信号灯
完成186处重要路口车辆停止线进行后移任务。
二是“公园便民措施提升”项目。
130个公园便民惠民改造提升已完成
103公里林荫散步道以及32公里林荫跑步道完成改造
完成提升绿化面积约110万平方米
新增健身设施95处
新增休闲座椅196套
完善标识标牌323套
三是“反电信网络诈骗攻坚行动”项目。
全区共立案刑事诈骗案件同比下降15.57%。
四是“中小学生课后服务”项目。
印发《宝安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延时服务工作方案(暂行)的通知》,在全区86所公办学校开展“课后服务”工作
五是“文化惠民活动”项目。
组织“百部千场”优秀影片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共2000场
在全区100个区域组织开展约1000人次的文化展演展示活动2928场
全年开展公益演出156场
共建成134片足球场
全年共开展讲座100场次
六是大力开展“学史力行·以红色力量引领绿色生活”行动。
全区约34000余名党员签名参与“我是党员我承诺,垃圾分类我先行”公开承诺
组织开展系列主题党日活动1600余场,书记谈分类宣传活动293场,群团合力实践活动267场
全区累计参与垃圾分类志愿督导服务的党员共9382人,完成督导次数达19352次
七是开展“安心学院(驿站)”建设项目。
全年共建成“安心驿站”56处
开展各类安心活动968场
服务党员群众233897人次。
(三)聚焦热点难点,描绘为民办事“暖色”。
一是把实事写在“防控线”上,筑牢疫情防控屏障。
在全区10个街道各设置了1个大型公共场所免费核酸采样点
组织区内媒体刊播报道15397篇(次),两微一网累计推出相关内容24161篇
二是把实事写在“就业线”上,构建完善稳定用工保障机制。
全年共举办招聘活动共88场次
开发各类就业岗位7.6万个
服务企业2244家次、服务求职者3.4万人次
全年人才引进总数约34662人,其中毕业生接收约12561人,在职人才引进约20166人,留学回国人员引进约1935人
组织并发动268家区内重点企业赴劳务输出大省开展活动
三是把实事写在“安全线”上,做好“舌尖安全”、“防灾减灾”工作。
完成30座星级公厕验收工作
对64个小区供水设施进行更新改造,更新改造约1.1万户居民给水设施
完成7个国企农贸市场检测设备更新、检测流程标准
四是把实事写在“产业线”上,解决企业急难愁盼。
全区累计在企业服务、民生服务领域新增46项“不见面审批”事项、20项“秒批”事项、68项“无感申办”事项
已实现579项政务服务事项“不见面审批”办理、278项“秒批”办理、267项“无感申办”事项
(一)营造浓厚的“双区”建设舆论氛围。
各级各类媒体共开设党史学习教育专题专栏13个
推出专版920个
电视电台专题、新闻共3420篇(次)
全网自主发布相关内容14097条
两微一网推送稿件2285条
(二)推动党的建设全面开展、全面加强。
出台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迭代升级党群服务体系3.0模式
组织实施60个献礼建党百年特色项目
下沉干部9326人次参与疫情防控、土地整备等急难险重任务
(三)推动完成今年全年的目标任务。
通过党史学习教育,推动党代会报告、政府工作报告、“十四五”规划的重点任务落地落实
紧盯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拿出宝安“加速度”“完成率”,全力以赴抓好项目落地,推动宝安经济再上新台阶。
编辑 刘春雨 审核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