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300多个电话,5天排查1.5万条数据,罗湖检察院干警支援抗疫一线

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实习生 曾彦凯 通讯员 郭夏蕙
2022-01-17 18:05
摘要

“0107”疫情爆发后,罗湖疫情防控形势也极为严峻。接到罗湖区委组织部发出的“集结令”后,罗湖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选派党员干部驰援东晓街道,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流调排查等工作。

“0107”疫情爆发后,罗湖疫情防控形势也极为严峻。接到罗湖区委组织部发出的“集结令”后,罗湖区人民检察院第一时间选派党员干部驰援东晓街道,协助开展核酸检测和疫情防控流调排查等工作。

疫情暴发以来,罗湖区检察院全体检察干警带头冲在战“疫”队伍前列,争先报名参加志愿者服务队,从原有的21名迅速扩大到70余名。他们中,有接近6旬的检委会委员,既是抗疫的统筹者,又带头冲锋在最前线,勇当疫情防控“多面手”;有手头数据千头万绪、家中俩娃的党员先锋模范,第一时间站出来主动请缨,昼夜奋战在最前线;更有“在激烈的竞争中,我只抢到了周六去前线”的年轻干警们……他们用实际行动,将初心使命镌刻在抗疫一线,彰显罗检人的使命和担当。

流行病调查工作志愿者自制挂耳绳减轻痛苦

“您好,我是X社区的防疫流调人员,您是…吗?您的住址是?如果不住这里,现在住址是?最近有没有去过中风险地区?现在健康码是绿码吗?最近一次核酸检测是什么时候?请保持至少3天2检,谢谢!”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里,流调员们电话询问的话语声此起彼伏。

为防止病毒扩散,社区流行病调查工作急需开展,数据核查工作人手急缺。1月12日下午,接到指令后,志愿者们快速处理对接数据、合理分配流调任务,以三人为一小组,两人打电话,一人录数据,最后统一把核查完的信息录入电脑进行更新。

抢时间、拼手速,每天不断下发的重点人员名单,让流调工作经常持续到深夜,志愿者们最高峰时平均每天要打300余个电话,高强度的持续工作,让他们身心疲惫、喉咙沙哑、头晕目眩,但他们从无怨言,克服困难,调整状态,全力以赴,五天排查1.5万余条数据,全部下发数据均在当天清零。

1月13日,志愿者们从扫楼转向地铁口引导,穿上厚厚的防护服,从白天到黑夜,志愿者坚守在地铁口,引导人员进行核酸检测,耐心提醒市民注意事项。一名干警说:“穿好防护装备的那一刻,突然感觉格外神圣。自豪的同时,也感觉到不适。口罩长时间卡在脸上特别疼,不能喝水、不能上厕所,呼吸有点困难。一天下来,脸上有深深的压痕,双脚胀痛浮肿,口干舌燥,全身湿透。我们穿的是二级防护服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医护人员每天穿着厚重的一级防护服是多么辛苦,向一线抗疫的医护人员致敬!”

(原标题《每天300多个电话,五天排查1.5万条数据,罗湖检察院干警支援抗疫一线!》)

编辑 编辑-黄力雯(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党毅浩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戚金城 实习生 曾彦凯 通讯员 郭夏蕙)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