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空间是实体经济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载体,产业用地不足一直是困扰深圳经济发展的难题。
近年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产业引进工作,坚定不移走国土空间集约高效利用之路,明确要求要持续推动集中连片产业空间整备,建设更多新时代高标准厂房,更好满足企业发展需求。
▲马田街道薯田埔片区效果图。
光明区作为行政新区,产业空间分布零散,产业基础较为薄弱,亟需加快产业空间的整体盘活和空间释放,保障产业用地的稳定供应。进行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就是光明区贯彻落实市委市政府走集约高效利用之路、盘活存量土地、打开发展空间的重要举措,对光明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质量高地意义重大。
近日,《光明区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实施方案》正式印发,区政府成立了光明区连片产业空间推进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十四五”期间产业攻坚任务及攻坚举措。1月4日,新年伊始,光明区高规格召开2022年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动员大会,目的就是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号召大家以赶超奔跑的状态确保高质量完成攻坚任务,助力全区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打造产业质量高地。
光明“5+8”方案,攻坚13个片区进行连片产业空间开发
晶报记者从现场了解到,为抢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光明全力打造“科研经济增长极、产城融合样板区、人才集聚新高地”,以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统筹推进连片产业用地大整备,以更大空间、更高标准服务先进制造业“落户光明、扎根光明、花开光明”,根据市政府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要求,结合光明区实际,光明近日印发了《光明区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实施方案》,提出了对马田街道薯田埔片区等13个片区进行连片产业空间开发的“5+8”攻坚方案。
▲公明街道上村莲塘片区效果图。
光明区将借此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用地开发,有效增加产业用地收储,实现从“产业等空间”到“空间等产业”的转变,全区划定“十四五”期间13片连片产业用地,面积合计约955公顷,通过综合运用土地整备、利益统筹、城市更新等政策工具,力争到2025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含政府储备用地、社区留用土地与城市更新开发建设用地)265公顷,新筹集高品质产业用房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带动大片区整体产业升级。其中2021、2022年共释放连片产业用地108公顷,2023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42公顷,2024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55公顷,2025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60公顷。
在空间布局上,13个片区分三个集群:北部集群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包括新湖街道云谷片区、耙塘片区,公明街道李松蓢片区、上村莲塘片区等4个片区,发挥“科研经济、沿途下蛋”的产业优势,集中承载科学外溢产业。中部集群为产城融合发展带,包括凤凰街道13号线车辆段片区,马田街道椿升厂片区、薯田埔片区、合水口片区,公明街道下村片区等5个片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南部集群为科学城产业转化带,包括玉塘街道长圳茅洲河片区、长圳片区、田寮片区、田寮玉律片区等4个片区,并联动已完成整备的凤凰街道凤凰城片区,共同构成光明科学城产业转化的强大基地及承接区域内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从开发时序上,13个片区分两个梯队推进实施,简称“5+8”片区。第一梯队为近期攻坚实施梯队,包括凤凰街道轨道13号线车辆段综合开发、马田街道薯田埔、玉塘街道长圳茅洲河、玉塘街道长圳、公明街道上村莲塘等5个片区,力争2022年底全部收储应移交政府的产业用地。第二梯队包括马田街道合水口、椿升厂,玉塘街道田寮、田寮玉律,公明街道李松蓢、下村,新湖街道云谷、耙塘等8个片区,近期加强规划统筹研究,成熟一片实施一片,成熟后转入攻坚实施梯队。
自行政区成立以来,光明区已累计完成土地入库超17平方公里
用更长的时间维度来观察。
为补齐产业空间不足的短板,解决优质产业发展的难题,光明区一直以高效率、高质量统筹推进重大土地整备特别是连片产业用地大整备。
自行政区成立以来,光明区圆满完成了科学城5片较大面积产业空间、中山大学·深圳以及外环高速、轨道交通、民生工程等重大土地整备任务,累计完成土地入库超17平方公里。这其中,仅2021年全年,光明区完成土地整备入库351公顷,城市更新供地32公顷,双双超额完成市下达考核任务。
当天的会议标志着,在接下来4年时间里,“5+8”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就是光明更新整备人的主战场。
▲光明区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动员大会。
行动提出,到2025年盘活955公顷连片产业空间,释放265公顷产业用地。作为空间保障部门,如何坚决打赢这场攻坚战?
光明区城市更新和土地整备局主要负责人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光明区连片产业攻坚实施方案》的出台和攻坚行动的实施,是光明区贯彻市委市政府“持续推动连片产业空间整备、规划建设20大先进制造业园”的重要举措,也是光明构建“科学城+连片产业空间”发展格局,抢抓全市新一轮产业升级发展机遇的关键一招。光明将以“平方公里级的大片区统筹开发”为主要抓手,开展大片区统筹规划研究,优化产业用地布局,完善产业服务配套设施,推出产业用房“定制化”服务,突出产业用地形成规模连片,突出建设高标准产业用房,切实满足各类优质企业、优质项目落地光明的用地用房需求。
▲玉塘街道长圳片区效果图。
为此,他表示,作为空间保障部门,光明区更新整备局正做到四个到位,即:规划统筹保障到位。尽快开展攻坚行动前期摸底调研工作,加快制定一个科学可行的好方案。工作机制落实到位。切实发挥统筹协调作用,推出一二三四五工作方法,加快构建一套廉洁高效的好机制。攻坚力量安排到位。安排敢于担当、敢于碰硬的业务骨干和年轻干部,专职负责连片产业空间攻坚。群众路线践行到位。坚持人民至上、求真务实的作风,着力解决群众困难,提升群众参与度和支持度。激起群众共图光明发展的高度自觉和共享改革成果的强烈意愿。
一二三四五工作方法
开局就是冲刺,起步就是决战。
光明区把连片产业空间整备攻坚作为2022年的头号工程,必将拿出“等不起”的紧迫感、“慢不得”的危机感、“坐不住”的责任感,以硬干部硬作风硬责任,不折不扣全面完成连片产业攻坚硬任务。全区上下不畏艰辛,勇于担当,善于作为,加快实现从“产业等空间”到“空间等产业”的重大转变,进一步巩固“优质空间持续释放,大商优商加速集聚”的良好态势,为加快建设世界一流科学城和深圳北部中心作出新的贡献!
原标题:《13大片区,955公顷!光明将构建“科学城+连片产业空间”发展新格局》
编辑 周晓飒 刘彦 审读 刘春生 审核 李林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