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抢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粤港澳大湾区“双区”建设重大历史机遇,乘势而上,推动光明全力打造“科研经济增长极、产城融合样板区、人才集聚新高地”,以更高效率、更高质量统筹推进连片产业用地大整备,以更大空间、更高标准服务先进制造业“落户光明、扎根光明、花开光明”,根据市政府20大先进制造业园区建设要求,结合光明区实际,光明区近日印发了《光明区连片产业空间攻坚实施方案》,提出了对马田街道薯田埔片区等13个片区进行连片产业空间开发的“5+8”攻坚方案。1月4日上午举行的光明区连片产业空间攻坚会上,光明区副区长对这一实施方案进行了解读。
一、工作目标
大力推进连片产业用地开发,有效增加产业用地收储,实现从“产业等空间”到“空间等产业”的转变,光明区十四五期间划定13片连片产业用地,面积合计约955公顷,通过综合运用土地整备、利益统筹等政策工具,力争到2025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含政府储备用地、社区留用土地等开发建设用地)265公顷,新筹集高品质产业用房不少于1000万平方米,并带动大片区整体产业升级。其中2021、2022年共释放连片产业用地108公顷,2023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42公顷,2024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55公顷,2025年释放连片产业用地60公顷。
二、空间布局
13个片区分三个集群:
北部集群为环大科学装置产业带,包括新湖街道云谷片区、耙塘片区,公明街道李松蓢片区、上村莲塘片区等4个片区,发挥“科研经济、沿途下蛋”的产业优势,集中承载科学外溢产业。
中部集群为产城融合发展带,包括凤凰街道13号线车辆段片区,马田街道椿生厂片区、薯田埔片区、合水口片区,公明街道下村片区等5个片区,大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传统产业转型升级。
南部集群为科学城产业转化带,包括玉塘街道长圳茅洲河片区、长圳片区、田寮片区、田寮玉律片区等4个片区,并联动已完成整备的凤凰街道凤凰城片区,共同构成光明科学城产业转化的强大基地及承接区域内产业转移的理想之地。
三、开发时序
四、组织架构
五、工作机制
编辑 刘思凡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