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新时代技能人才领路人——访2021年坪山区 “聚龙巧匠”获得者刘巧明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2021-12-22 23:24
摘要

记者从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获悉,近日该校刘巧明老师荣获2021年坪山区 “聚龙巧匠”,并获10万元大奖。

记者从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获悉,近日该校刘巧明老师荣获2021年坪山区 “聚龙巧匠”,并获10万元大奖。记者了解到,刘巧明从事模具行业近30年,始终坚守匠人精神,通过自身的不断努力,从一名普通学徒成长为行业高技能人才,如今又转身成为一名传授技能、传承技艺的优秀老师,一直为中国制造业发光发热。

从学徒成长为行业高技能人才

80年代末期,高中毕业的刘巧明来到广东,在工厂流水线上工作。当前正是珠三角制造业蓬勃发展之时,正在看到模具行业的巨大发展潜力,做普工六年后,他来到江门一家塑料制品厂当模具学徒,从模具加工最基础的工作做起。

回忆当年,刘巧明说:“刚来到车间时,只能帮师傅打打下手,做一些打磨零件和切割材料等简单的活。”做学徒期间,上班时,他在师傅的指导下认真完成本职工作,同时仔细观察师傅们的操作技巧,不断向师傅们请教。下班后,他抓住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到社会上的培训机构学习理论知识,学习各种设计、加工、编程软件。

正是凭着一股子认真严谨、刻苦钻研的劲头,他从模具学徒工做起,一路到模具制造高级技工、技师、模具设计师、模具编程师,到2010年,他已成为了一家大型公司的模具部经理,不断成就着技能人才的闪光价值。

从企业技术骨干转型专业教师

2012年,刘巧明来到深圳市宝山技工学校,担任先进制造专业实习指导教师。从企业技术骨干转型专业教师,一切又要从头开始。在学校,他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类培训,向同行学,向专家学,通过网络学,到校外学,在短短时间内,他迅速成长为一名优秀的专业教师,曾多次获得学校“优秀教师”称号。

“给学生一杯水,自己必须要有一桶水。作为一线教学工作者,不仅需要努力做好本职工作,更应该不断完善自身知识储备。”当前,行业发展日新月异,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才能跟上时代潮流,真正为社会培养出实用型人才。自入校至今,刘巧明曾先后获得数控铣技师证、FANUC工程师证书、数控铣高级技师证、深圳市职业教育与培训一级技能导师证,并于2019年获深圳市数控铣高级考评员。为能在专业上有所造诣,刘巧明老师利用业余时间通过自学方式,先后取得华中科技大学专科毕业证、电子科技大学本科毕业证。同时发表多篇模具制造方面的专业论文。

为提高自己的专业技能,为同学们做好表率,刘老师积极参加各种职业技能竞赛,多次获得优秀成绩。他先后获深圳市第八届职工技术创新运动会数控加工中心三等奖、全国第四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教师组二等奖,同时获得“全国操作技术能手”称号,今年又获得广东省第二届职业技能大赛深圳选拔赛塑料模具工竞赛第一名。

在教学过程中,他坚持以学生的学业成长为中心。作为一名专业教师,刘巧明坚持在专业领域中积极探索。为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专业技能,他积极鼓励学生参加技能竞赛。在他的辅导下,历届学生多次在技能大赛中取得佳绩。2015年,由他指导的学生谢康福,在“法兰克杯”模具工大赛在荣获第一名。2016年,在全国第四届模具工职业技能竞赛中,由他指导的学生谢湘州获得学生组第三名。2021年,由他指导的学生邹永祥、廖政分获“思瑞杯”数控大赛第二名、第四名。

转眼,年已50岁的刘巧明老师,已从事模具行业近30年。“我享受过模具朝阳产业的红利,也经历过模具逐渐衰落的时期,但从没有放弃过。自己一直坚持下来的是,对模具不舍的感情、责任与担当。”他说,“这辈子算是与模具杠上了,现在最希望把‘精益求精、不断创新’的理念传递给我的学生,自己也将为打造社会需要的‘匠人’而努力。”

编辑 姚静霞 审核 谭凤希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