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制造”的魅力
段亚兵
2020-06-30 22:04

朋友们喜用德国货。

平时与朋友们聊天,发现大家普遍比较喜欢德国货。讲几个小故事吧。

双立人牌菜刀蜚声世界。

好几个朋友说他们家里都用这种菜刀,轻便称手,刀口锋利,十分耐用。朋友们对这家已有200多年历史的企业十分佩服。德国双立人(ZWILLING)创立于1731年,专攻刀具制作,生产的刀具产品造型优美、刀刃锋利,始终闪闪发亮,堪称世界一流。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2018年到德国,导游给我们讲了一个关于大使找菜刀的故事,令人难忘。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有一位新大使将出任德国。大使临行前去向国务院主管领导告别,问要不要代买什么东西。领导说:“你在德国帮着找一款‘双枪牌’的菜刀。我曾经在抗日战争时期得到过这样一把菜刀,刀口锋利,不容易卷刃,很好用。如果找到了帮我买一把……”还专门准备了一张关于这种刀具的图片交给了大使。大使到了德国后,四处寻找都没有找到这种牌子的刀具。有一天他来到德国双立人公司询问有没有这种刀具?大使的问话惊动了一位老人,他走上前来见大使。有人介绍说这位老人是公司的董事长。老董事长回答说:“公司的年轻职工们不会知道‘双枪牌’刀具的事情。在二战时期,我们公司确实生产过‘双枪牌’的刀具,但是这种刀具是专门出口到日本的,生产量不大……”他看到大使手中的图片,指着图片中菜刀上的一个人举着枪的图案说:“不错,就是这个牌子。”老董事长有感于中国大使专门寻找“双枪牌”刀具这件事,就送给了大使一套双立人牌刀具,说什么也不肯收钱。

这个故事让我有几分感动。一个战火年代的军人,竟然记住了德国菜刀的好用,还念念不忘这件事。一把质量好的德国菜刀,不仅在技术上树立了别人难以达到的高标准,而且能够让人留下深深的记忆——这已经到达了情感领域。难怪有人说,技术不是冷冰冰的,而是有温度的;做工作做到极致,会超出手艺范围,关乎信仰追求。

菲仕乐牌烧菜锅用不坏。

有一次去德国参加展会。回国时有一位团友买了一口铁锅带回来。我有点惊奇地问他:“在德国买锅不嫌麻烦吗?深圳的锅不好吗?”他说:“你不了解德国菜锅吧?我可是用好几年了。好用啊!” 我有些怀疑:“锅看起来不都是差不多的吗?”“哎,你别说还就真不一样。炒出的菜好吃。特别是烧牛肉,味道倍棒……” 他说得绘声绘色,让我好像真的闻到了烧牛肉的香味儿。听了他的介绍我了解到,德国菲仕乐(Fissler)创立于1845年,也是个百年老店,是世界著名锅具及厨具制造厂商。

菲仕乐的锅不但烧菜味道好,而且特别耐用,据说能用100年。对此,有一位中国学者与柏林一家菲仕乐锅具店的经理曾有过一段精彩的对话。学者问:“你们德国人造的锅可以用上100年,因此每卖出一口,实际上也就丢失了一位顾客。你看人家日本人造的锅,用20年就到头了,顾客每20年就得再找他一次。你们要像日本人那样做,不是可以赚更多的钱吗?”这位经理回答说:“这个道理不对。所有买了我们锅的人不用再买第二次。有了这样的口碑,就会招来更多的人买我们的锅。我们这家厨具厂是二战后从兵工厂转产过来的,前后不过几十年时间,已经卖出去1亿多口锅了,现在公司的生产业务就忙不过来。这个世界有多少人口?快80亿了。还有70多亿人口的大市场在等着我们呢……” 德国人与日本人对市场潜力的计算方法不同,相信消费者会把赞成票投给德国人。

牛魔王旅行箱真好用。

就我家而言,最喜欢的是旅行箱。孙利会长是我的妻子,几十年里经常带领深圳的中小企业家们出国参展、开拓市场,飞来飞去是家常便饭,把乘飞机当作打的士。因此,她挑选箱包特别严格。我记得20多年前,她喜欢用香港产的皇冠牌皮箱。几年后,改用美国产的新秀丽牌旅行箱了,确实更好用一些。大概三四年前吧,有一次去奥地利,有位团友说受朋友之托要买箱包,我们一起上街到维也纳很大的一家商场看箱包。她说朋友指定要买牛魔王牌的箱子。我感到有点纳闷:牛魔王是孙悟空的结拜兄弟,也是对手。德国人怎么选用中国的山大王为招牌呢?进入专卖店一看,自己乐了。品牌名叫RIMOWA,比较正规的音译是“日默瓦”,与牛魔王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中国的导游都管这个牌子叫牛魔王,这个名字就这样传开了。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趁着大家忙着选箱子时,我打开百度搜索一下这家工厂的情况,才知道这是一家德国的百年老店。一百多年前的1898年,科隆出现了一家行李箱制造公司。当时制造旅行箱的材料是木板,这家公司注重设计,产品轻巧实用。二战中,德军先胜后败。在盟军飞机对科隆狂轰滥炸中,工厂被炸毁。老板理查德站在废墟前欲哭无泪。他看到库房里的木料、皮革、布料等原材料被烧得一干二净,只有铝片还闪闪发亮。新的设计思路出现在他的头脑里。公司设计出了一种铝材质的旅行箱。铝镁合金不但坚固,而且比塑料还要轻。产品一上市大受欢迎,奠定了公司在行业中的领先地位。2000年,公司又研发出了全球第一个以聚碳酸酯为材料的旅行箱。这种材料以前用于飞机仪表盘、汽车零部件的制造中,具有极佳的防撞效果。结果这种新材料的旅行箱再一次风靡世界。

公司RIMOWA的名字是这样来的:公司老板名叫理查德·默泽科(Richard Morszeck)。他从自己的姓氏和名字中各取两个字母Ri、Mo,再加Wa[这是德语Warenzeichen(商标)一词的前两个字母],就成了“RIMOWA”。翻译成汉语是“理查德·默泽科的品牌”的意思。

团友们的箱子选好后,我试着在地面上推一推、拉一拉。确实棒极了,十分轻巧好用;感觉最出色的是轮子,轻轻一推动,轮子就动起来,非常灵活、平稳。使用旅行箱比较多的人都有经验,旅行箱最容易坏的是轮子。看来RIMOWA在轮子的设计制造上下了功夫,据团友们说“牛魔王箱子”的轮子从来不会出问题。

既然商品这么好,我当然不会放过。只是这次出门已经带了大箱子了,就先买一个小一点的箱子试一试。使用以后感觉确实不错。第二年再次到德国柏林时,又专门到大商场找到专卖店选购了一个枣红色、最时髦的旅行箱。从此以后,“牛魔王”成了孙利会长的专用旅行箱,原来的“新秀丽”送给员工们使用了。

以上说的是 “德国制造”的几个小物件。还有比较大的东西,例如德系汽车,奔驰、宝马、奥迪、大众等等,都是朋友们很喜欢的车。我接触的深圳中小企业家比较多,据我的感觉,开德系汽车的人数量最多。

“德国制造”曾是耻辱印记

在人们的感觉中,德国货好。但是,德国货天生就是这个样子吗?不是的。如今像天鹅一样美丽的德国货,在它刚出生时也曾经是人们看不起的丑小鸭。

18世纪,人类的发展进程出现了突变,开始从农业社会迈入工业社会。英国是工业革命发生的摇篮。而18世纪的德国还是一个农业国,经济落后,手工作业。德国人开始积极向英国学习。怎么学习呢?英国人不可能将自己先进的技术白白让德国人学去,对技术看得紧着呢。因此,德国人只能去学,去偷,去模仿,去山寨。从19世纪开始,德国的企业一方面大量派出学徒到英国拜师学习;另一方面派出许多工业间谍,装扮成游客、学者偷窥和窃取英国的技术,或者购买英国的产品带回去拆散、解剖,搞清技术原理后进行仿造。为了顺利打开市场,德国人仿制的产品往往打着英国的品牌打折出售。揭开德国工厂早期创业起家的历史,可以明白德国人是“假冒伪劣”产品的祖师爷。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德国是严谨自律的民族,有点难以相信德国人早期的这些污点。让我们看看德国人自己是怎么说的。一位名叫约翰娜·卢特罗特的作者,2012年曾经在《德国金融时报》网站上刊登文章,讲了这方面的一些故事。1779年,腓特烈大帝发出一项特别命令,派出了一批要员到英国学习、窃取技术。其中,有一位名叫卡尔·弗里德里希·比克林的采矿工程助理工程师。他的任务是窃取詹姆斯·瓦特发明的蒸汽机技术。他采取种种手段搞到了技术。5年后,德国的第一台瓦特式蒸汽机造出来了。但技术没有完全过关,没多久机器趴窝了。于是1786年比克林再次前往英国继续“攻关”。这次他采取了一个更简单、更省力的办法:高薪聘请了一个名叫威廉·理查德的英国技术工人。理查德一到德国,摆弄几下,就让蒸汽机顺利地运转起来。

窃取珍妮纺纱机技术的过程差不多也是这样的。德国有一家纺织厂,其老板名叫约翰·戈特弗里德·布吕格尔曼,他将自己工厂纺出的纱线与英国的纱线进行比较,英国的纱线粗细均匀,而自己的货色质量相差很远。英国人是怎么做出来的呢?他潜入一家英国纺织厂去当工人,连学习带窃取直到掌握了仿制机器的技术。他不但想方设法从英国运回来一台水力纺纱机,而且雇到了一名能够操作和复制机器的技工。于是1783年布吕格尔曼建起了德国第一家水力纺纱厂,赚到了大钱。

德国人剽窃的技术不仅这两项。连普鲁士的钢铁大王阿尔弗雷德·克虏伯,在1819年前后也是经常出没于英国。他化名为“施鲁普斯先生”,使出浑身解数试图了解被严格保密的钢铁生产过程。傻乎乎的东道主很乐意地带着他进入工厂里参观。这让克虏伯喜出望外,他在写给自己兄弟的信里说:“在英国到目前为止,在各个方面烤熟的鸽子都飞进了我的嘴里……”

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标志物是瓦特蒸汽机和珍妮纺纱机,为发明这两种机器英国人在长时间里付出了很多心血,而德国人轻而易举地将其变成了自己的东西,反过来与英国人竞争。所以英国人对此感到十分愤怒是完全可以理解的。

从德国人最早学习、窃取英国人的技术;美国人大量剽窃、偷盗英国人的技术;到后来日本人拼命模仿和盗窃欧洲的技术,把“差劲的日本货”变成了新颖精致、质量上乘的日本货;再到中国人改革开放后,开始模仿、“山寨”西方的先进技术。从反复发生的过程中可以领会到这样一个规律:工业技术的发展,像赛跑中的接力棒一样,一个传给一个。每个选手,既有将先进技术传承下去的责任,也有在原来的基础上继续创新技术的机会。技术就是这样不断扩散和发展的。后来者能够享受到“后发优势”的便宜,就有了“弯道超车”的机会。因此,是不是应该对此保持一种平常心?一方面,应该对知识产权给予应有的尊敬,要求有偿引进和使用专利技术;另一方面,也应该鼓励后来的技术模仿者和创新者。技术创新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哪个民族在这一方面狠下功夫,做出了成绩就有可能跑到别人的前面。这种结果,既对本民族有利,也对全人类有利。

德国人的做法,当然让英国的绅士们恼怒不已。他们痛骂德国人是“无耻之徒”。忍无可忍的英国人不仅发起了抵制德国货的运动,而且使用法律武器进行反击。1887年8月23日英国议会通过了对《商标法》的修改,要求所有进入英国本土和殖民地市场的德国进口货必须注明 “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在当时是一个带有侮辱性色彩的符号。

假冒伪劣、快速发财的路子走不通了。德国人开始进行自我反省。历史学家们认为,1887年是德国制造业的一个转折点。从此以后,绝大多数的德国企业开始搞自己的技术研发,严格管理产品质量,靠“诚实劳动”参与市场竞争。经过十几年的努力,德国企业的产品开始以新面孔出现在市场上。就连英国人都不得不承认,如今的“德国制造”质量可靠,价廉物美,经久耐用,供货及时,令英国消费者爱不释手。

考察“德国制造”不断提高质量的过程,制定质量标准是一个需要特别注意的关键点。德国人意识到了标准是质量的保证。1918年,德国工业标准化委员会制定发布了第一个德国工业标准——“锥形销”标准。迄今为止,德国人已经发布了2.5万个工业标准,称之为“DIN标准”。如今德国每年大约制定1500个标准,这些标准保证了“德国制造”不断提高质量,德国产品不断提高品质。

曾经让人蒙羞的“德国制造”,如今变成了让德国人骄傲的金字招牌。据美国全球市场调研公司估测,“德国制造”的品牌价值约3.8万亿欧元。双立人的刀、菲仕乐的锅、日默瓦的箱包、凌美的钢笔、马牌轮胎、阿迪达斯服装……如今的“Made in Germany”(德国制造)标签,不仅是对原产地的标注,更代表着质量、安全性和高技术标准,已经成为一张闪亮的国际名片。

据统计,只有8000万人口的德国,竟然有2300多个世界名牌,平均3.5万人拥有一个世界名牌。这太惊人了!如果按照同样的比例,14亿中国人就应该拥有4万个世界品牌。这是一个无法想象的数字。

德国中小企业贡献大

介绍令人赞叹的“德国制造”,要强调一下德国中小企业为此作出的贡献。比如前面提到的双立人刀具、菲仕乐锅、牛魔王箱包等,生产这些品牌产品的企业都算中小企业。然而能够点出名的只是海面上露出来的冰山小尖,庞大的身躯隐藏在海平面下面。

德国的中小企业绝大部分是家族企业,历史悠久,百年老店比比皆是。他们专攻一个行业,甚至专做一种产品,是那种专、精、尖的典范;他们不事声张,默默做事,是所谓的“隐形冠军”。

德国著名管理思想家赫尔曼·西蒙(Hermann Simon)写过一本名为《隐形冠军》的书。他在书中将“隐形冠军”定义为:在全球排名前三或者在所在大洲排名第一的公司,营业收入低于50亿美元。50亿美元的数字不算小,但是相比世界500强公司每年250亿美元的收入,“隐形冠军”的营业规模只有他们的1/5。

据统计,德国约有360万家注册的中小企业,占德国企业总数的99.7%;德国有2100万人在中小企业工作,占德国总就业人数的79.6%。中小企业的产品销往世界各地。赫尔曼·西蒙收集了全世界3000家“隐形冠军”公司的数据。按照国别来看,德国是拥有“隐形冠军”数量最多的国家,拥有1307个;美国排在第二,有366个;接下来分别是日本、意大利和法国;中国排在第六位,拥有69个。从每百万居民拥有的“隐形冠军”数量来看,德国又是遥遥领先的,每百万居民拥有16个。中国的数字很小,每百万居民仅拥有0.1个。

“隐形冠军”高度专注于自己的能力和市场,他们通过深耕价值链创造自己独特的产品,保护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企业专注于细分市场,成长容易受到市场规模的限制。这时候就需要借助全球化突破增长极限,把专注力、产品的专业知识,和全球的销售营销结合在一起。从这个角度看问题,德国政府赞成经济全球化是有充分理由的。

“工业4.0”提倡以生产高度数字化、网络化,制造向智能化轻型,为这些“隐形冠军”提供新的成长机会。

编辑 李林夕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