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日,11本“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在广州发布,旨在多维度解读处在深刻历史变革和伟大复兴进程中的中国,并向国际社会解答“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向何处去?”这个根本性历史命题,分享中国智慧和发展奥秘。丛书同时推出中文版和外文版。
“读懂中国”丛书是一套面向全球读者的国情解读丛书,这11本著作分别是:郑必坚的《中华文明与中国共产党》;李肇星、王静云的《礼在中国》;高尚全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伟大实践——我亲历的改革故事》;秦大河的《冰上丝绸之路》;李君如、罗建波等的《人间正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徐伟新的《大国之治——中国古代的治理智慧》;迟福林的《共赢新时代:高水平开放的中国与世界》;郑永年的《中国方案》;马怀德的《法治中国新时代》;尤素夫·瓦南迪的《中国与印尼(东南亚):合作与共赢(海上丝绸之路)》;马雷克·赫鲁贝克的《全球视野下的中国:中国改革开放与“一带一路”》。
记者了解到,丛书第二辑有三大特点。一是选题切入点具有全局和战略的高度,涉及国内外关注的焦点问题,包括中国是否“国强必霸”、中国共产党是怎样的一个政党、中国国家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中国强农惠农富农的政策体系、中国法治、中国绿色发展道路、中国科技发展、中国文化自信等。二是由国内外各领域的著名专家、学者领衔编著,第二辑作者除了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权威专家、中国改革亲历者、中国外交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专家、著名中国问题专家等,也新增了印尼国际战略研究专家、欧洲著名全球化研究理论家等多元声音。三是定位为面向国内外普通读者的大众通俗性理论读物,写作风格是理论与案例相结合,夹叙夹议且深入浅出。
据悉,“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的编辑出版工作于2019年10月启动,由国家创新与发展战略研究会策划、中国外文出版发行事业局(中国国际出版集团)实施。目前,第一辑已出版40种图书,于2018年4月在伦敦举办了丛书揭幕式,同年12月在北京举办了首发式。中宣部副部长吕岩松在今日“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会和“读懂中国”国际传播合作签约启动仪式上致辞表示,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是一项宏大时代命题。“读懂中国”丛书整合全党全国和全球一流智力资源,着眼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两个“大局”,深度解读新发展理念,系统阐释新发展格局,全面介绍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重要思想,对世界读懂中国、读懂中国共产党具有重要价值。
(原标题《多元解析中国发展奥秘!“读懂中国”丛书第二辑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