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报社论 | 打造“民生幸福标杆”深圳拾级而上
晶报
2021-11-24 13:03

《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指出,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是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补齐民生保障短板、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社会建设的紧迫任务。

时间的指针回拨。2020年10月14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上发表重要讲话时指出,“40年来,深圳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教育、医疗、住房等实现翻天覆地的变化,2019年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5万元,比1985年增长31.6倍。”

是的,以人民为中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意见》中,对深圳明确的战略定位之一,是打造“民生幸福标杆”,并提出要实现幼有善育、学有优教、劳有厚得、病有良医、老有颐养、住有宜居、弱有众扶七大目标。面对这样的目标,深圳不断探索创新,提前布局。

幼有善育。2020年4月,深圳印发《深圳市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实施方案(2020—2025年)》,将婴幼儿照护服务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从去年起,深圳3岁以下婴幼儿提供全日托、半日托、计时托、临时托等服务的托育机构启动备案。随着计划生育政策的逐步放开,许多父母在照料幼儿方面感到力不从心,深圳推动普惠性托育机构建设,无疑是用力“精准”的民生之举,也让“幼有善育”更有依托。

学有优教。近年来,深圳教育持续在“优”字上做文章。为实现新校“办一所优一所”,教育部门通过深化办学内涵,提升建设标准,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努力做到高起点规划建设和办学,力求每一所新学校直接进入优质行列。

劳有厚得。深圳经济特区建立以来,坚定地推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造了世界工业化、城市化和现代化的奇迹。与此同时,深圳建立了完善的维护劳动者权益的体制机制,以及这样的共识:劳动是光荣的,劳动者合法权益是神圣的,只有让劳动者厚得、多得,才会激发更多劳动者奋斗的激情。

病有良医。2020年5月,深圳发布《关于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实施意见》,提出打造健康中国“深圳样板”的总目标:到2022年,建成全国医疗卫生事业创新发展新高地、国内一流的健康城市;到2030年,建成全国重要的医疗中心城市、全球影响力卓著的健康城市,实现“病有良医”。

老有颐养。目前,深圳已形成了以养老机构、日间照料中心、星光老年之家为支撑的养老服务设施网络,“家门口”的养老服务日益便利。在养老机制方面,深圳形成了从“政府兜底保障”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的多元供给格局;老年人福利保障,则从“特定人群”过渡到“适度普惠”。这是真金白银的“颐养”。

住有宜居。安居才能乐业。在推动住房制度改革方面,深圳一直扮演着“先行者”的角色。近年来,深圳全力落实“房住不炒”,推进公共住房建设,这也与深圳大力改善营商环境和敬才爱才等城市战略相辅相成。解决了住房问题,企业才能轻装前行,人才引得来、留得住,城市的发展才更有后劲。

弱有众扶。深圳不断在“弱有众扶”上探索创新,在政府兜底保障的同时,深圳的社工、慈善组织等社会力量越来越多地参与到社会救助当中。未来,深圳还将加快构建广覆盖、有梯度、相衔接、精准化的综合性社会救助制度体系,推动“兜底型”救助向“发展型”帮扶转变,将深圳打造成有关爱服务的先行示范区。

一个个惠民之举,一桩桩利民实事,为深圳的民生答卷增添了新的厚度。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有理由相信,对致力于打造“民生幸福标杆”的深圳来说,未来的幸福指数会更上台阶。

编辑 陈晓玲

(作者:晶报)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