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法官,我现在纽约留学,短期无法回国到庭参加诉讼,我该怎么办?""别担心,手机使用‘移动微法院’在线也能打官司!"陈东方法官耐心地远程指导当事人如何在平台上提交证据、进行答辩。近日,深圳市福田区人民法院充分发挥信息化手段,借助"深圳移动微法院"远程审理了一宗"因情生债"的跨国民间借贷纠纷,极大地方便了当事人诉讼,保障案件有序推进。
2018 年底,出生于 1990 年的心怡在酒吧认识了比自己小 8 岁的小凯,两人互相加了微信。初次见面后,心怡对小凯念念不忘,经常在微信上找小凯聊天,两人感情不断升温。
原来,小凯正在纽约留学,因为学校放假回国。2019 年 3 月初,两人在微信上确定了男女朋友关系。想到男友孤身一人在纽约留学,又没有经济收入,恋爱期间心怡经常通过微信和支付宝转账给小凯补贴生活,少则几百,多则一万。
2019 年 5 月,两人大吵了一架,随后关系逐渐冷淡,2019 年 7 月,两人分手。想到自己人财两失,心怡多次发微信要求小凯还钱,遭到小凯拒绝,心怡以民间借贷为由将小凯诉至福田法院。
考虑到小凯人在纽约,不便到庭参加诉讼,为了不影响案件进度,该案承办法官陈东方询问心怡和小凯是否愿意通过"深圳移动微法院"线上开庭,两人都表示同意。
由于纽约新冠肺炎疫情严重,物流运输受阻,小凯无法将答辩材料邮寄回国。陈东方法官指导小凯注册"深圳移动微法院",并教他如何在平台上提交证据、进行答辩。在法官的帮助下,小凯顺利完成了注册和身份验证,并提交了证据。
考虑到纽约和深圳有 12 个小时的时差,陈东方法官将庭审时间改为上午,方便身在纽约的当事人小凯线上诉讼。为了保证庭审顺利进行,庭审前一天,陈东方法官还与小凯同时登陆"深圳移动微法院"进行视频测试,在双方网络均保持畅通的情况下,庭审可以正常进行。
庭审当天,心怡及其代理律师到庭诉讼,小凯在纽约准时通过手机登陆"深圳移动微法院",进入掌上法庭。在陈东方法官的主持下,法庭顺利完成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庭审程序,整个庭审过程有条不紊地进行,画面与声音同步传输,画面清楚、声音清晰,审理进程规范有序。
原告心怡诉称在恋爱期间,被告小凯多次要求原告向其转款以供消费,截至分手前,原告通过微信、支付宝累计向被告转账 28000 元。分手后原告要求被告还款,被告在微信中也承认事实,允诺还款,但经多次催要,被告仅还款 1000 元,还剩 27000 元仍未偿还,给原告造成了重大损失。原告认为,双方之间的民间借贷关系是双方真实意思表示,受法律保护,被告的行为违反双方约定,也违反了诚实信用原则,严重损害原告的合法权益。基于上述事实和理由,原告请求法院判令被告归还借款本金 27000 元及利息。
被告小凯辩称:从未要求原告转款,都是原告自愿赠予,转账金额为 5200、520 等有特定含义的数额,有微信聊天记录作为印证。原告转款后,被告退还或者不收,会被原告强烈要求收款。原告在转账前后的微信聊天记录中并没有说明是借款,且其从未提供任何形式的借条或借据,因此借贷关系不成立。另外,双方也没有正式建立还款约定,没有字据也没有条约,所以被告没有违反诚实信用原则。双方的转账记录发生在恋爱期间,而原告索要还款是在双方分手后的 2019 年 8 月份以后,因为感情破裂后原告因爱生恨,才会向被告索要自愿赠予的财物,并非由于借贷关系而催款。
庭审结束后,这场"不见面的庭审"收到了小凯的点赞。"没想到我在美国也能参加国内的庭审,‘深圳移动微法院’既帮我解决了矛盾纠纷,又节省了机票费用,我亲身体会到了智慧法院建设成果带来的诉讼便利。"
目前案件还在合议阶段,将择日宣判。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庄思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