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区品质提升①|凝心聚力 赓续奋斗,为擘画“创新坪山 未来之城”谱写新篇章

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通讯员申力立 贺文
2021-11-08 10:39
摘要

近年来,坪山区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区功能品质稳步提升,在新的历史起点,坪山区正朝着“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奋斗目标,奋力书写城区品质提升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新篇章

开栏语

马峦山下,坪山河畔,万物生辉向未来。在坪山区第二次党代会上,坪山区提出,建设创新坪山、打造未来之城,奋力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坪山新征程。

初心使命,靠奋斗彰显。美好蓝图,用实干铸就。近年来,坪山区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城区功能品质稳步提升,在新的历史起点,坪山区正朝着“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奋斗目标,奋力书写城区品质蝶变跃升、跨越发展新篇章 。深圳特区报特推出“城区品质提升”系列报道,记录坪山生态发展、环境卫生、文化发展、民生事业的方方面面突破和成就,见证一座未来之城的美丽盛开,敬请垂注。

燕子湖东部城市新客厅城市设计效果图。

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未来之城,该是一座活力迸发、更显朝气的创新之城,一座高质高新、更具影响的产业之城,也是一座功能齐备、更富魅力的品质之城,一座智慧高效、更为精细的善治之城,还是一座和谐美好、更具温情的幸福之城,一座绿色怡人、更可持续的生态之城。

作为一个年轻的行政区,坪山区被市委市政府赋予深圳东部中心、深圳国家高新区核心园区、深圳未来产业试验区、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延伸区的发展定位。面对“双区”驱动、“双区”叠加、“双改”示范的重大历史机遇,坪山正在更高起点上对城区规划建设进行统筹把控,从人才队伍建设、体制机制保障、加快重点片区规划建设等多个维度同时发力,努力塑造未来坪山新门户、新客厅、新形象,高质量擘画一幅宜居宜业、绿色低碳、韧性智慧的动人画卷。

底气:不断加强专业力量

持续提供智力支撑

未来之城的打造,离不开坚强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撑。优秀人才向来是坪山区高标准推进城市规划建设的充足底气。11月1-5日,在区第二次党代会刚刚闭幕之际,坪山区重点片区规划发展中心联合区委组织部、区委党校举办全区“城市品质提升”专题研讨班,区领导金良富作了开班动员讲话。研讨班28名学员来自全区各个单位,既有在各街道身处基层一线的业务骨干,更有来自规划、更新整备及发改、教育、产业、住房保障、建筑工务系统的年轻处科级干部。

研讨班对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及区第二次党代会精神进行了解读,邀请了李晓江、陈一新、叶青、方煜、王江燕等业内知名专家学者,围绕城市空间发展战略、城市规划、智慧交通、城市更新、土地整备、土地管理、绿色低碳发展等主题,结合多年来实践经验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授课。

据介绍,此次举办研讨班,是坪山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适应新形势下的新任务和新要求,是落实区第二次党代会有关工作部署的一项重要举措。目的是通过对有关专业知识的集中学习,全面提升参训干部在高品质城市规划建设等方面的国际视野、认识水平、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为推动“1+7+N”重点片区城市规划建设品质再上新台阶、加快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提供有力保证。

本次研讨班是“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目标提出后的首个干部能力提升“加油站”和“充电站”,为坪山干部送来了一场“及时雨”。这既是一次为干部赋能充电的高规格集中培训,更是一次凝心聚力启新航的思想再动员。意味着坪山区正式吹响凝心聚力再出发、加快打造未来之城的集结号,将大大释放全区城市规划建设工作效能,为“创新坪山、未来之城”建设注入新动力、增添新活力。

一直以来,锚定城市空间品质提升的目标,坪山区高度重视内外专业技术力量的整合,不断提升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水平,着力培养自有专业技术队伍,面向社会大力引进城市规划、建筑设计、市政工程、交通建设、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等专业领域的高职称、高学历、高水平的技术人才加入到管理队伍,专职谋划和促进城市规划和开发建设各项工作。

与此同时组建外部专家“智囊团”。充分利用优质的外部资源,组建区规划建设专家智库,涵盖了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建筑设计、产业发展、绿色低碳等不同细分领域的40余位专家学者,成为支撑坪山高质量规划建设的“最强外脑”。除此之外,坪山区还搭建开放的专业技术交流平台,持续开展人才培养和能力提升行动,不断为坪山高质量发展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方案。

保障:创新管理体制机制

构建“坪山标准”体系

体制机制创新是坪山区推动城区高品质规划建设的“关键一招”。过去几年来,坪山区以改革的眼光、改革的办法,审视和破解困扰城市规划建设管理的体制机制弊端,持续推进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大胆破冰,拱卒前行。

“规建委+总设计师”工作机制是坪山区一大创新亮点。为保障高标准规划和城市设计成果的稳定实施,切实加强城区空间品质管控,坪山区在全市要求践行地区总设计师制度统一部署下,创立了“规建委+总设计师”工作机制,成立城市规划、设计、建设和管理的领导机构和统一决策平台“坪山区规划建设委员会”,下设“总设计师室”,由“总设计师”和规划、交通、建筑设计、市政、景观、产业、绿色低碳等领域的“专项顾问”组成技术班底,为提高规建委决策水平提供了重要支撑。3年来,坪山区通过规建委累计论证、指导重大项目(事项)超过100个,涉及11个重点片区统筹规划、90余个单体项目及有关技术规范,片区统筹规划水平和建筑方案设计质量明显提高,铸造精品的理念逐渐在坪山深入人心。

在国土空间管理方面,坪山区再闯新路,努力探索有利于规划优化和规划实施的国土空间管理新机制,高标准有序推进各片区规划发展。在“双区”建设大背景下,坪山区系统谋划重点片区规划发展定位,坚持“政府统筹、连片推动”规划建设总体思路,兼顾发展平衡性与协调性,出台了《坪山区“政府统筹、连片推动”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工作方案》,确立了“1+7+N”多点支撑、齐头并进的重点片区格局体系,建立了专班组高位运作的片区统筹机制。

据介绍,该机制通过统一协调规划编制、城市更新、土地整备、项目建设等部门,加大力度、高效组织、协同推进重点片区规划编制和建设项目实施,形成了链条更短、执行更强、效率更高的片区统筹规划建设管理模式,为加快片区高质量规划建设,迅速提升城市功能和形象品质,强力推动重点片区由“建小区”向“建城区”跨越奠定坚实基础。

“标准决定质量,高标准才有高质量”。坪山区牢牢牵住标准这个“牛鼻子”,以更高的标准保障重点区域建设的精良品质。为确保坪山城市建设“有面子、更有里子”,2015年左右,坪山区印发坪山中心区品质提升行动方案和行动指南,先后完成绿色低碳、主干道沿街立面、灯光照明、便捷通道、小型服务设施、开敞空间等一系列的建筑质量标准和实施指引,覆盖8大类33项控制内容,在全市重点区域起到先行先试引领作用。

近年来,坪山区进一步制定出台城市规划建设一揽子标准化工作导则,成建制、成系统地指导城市各项建设。同时对标全球顶级社区,按照“15分钟生活圈”提出了国际未来社区建设标准,绘制了高品质社区公共配套“一张表”。

路径:坚定不移推进城区规划建设

提升承载力辐射力

从空中俯瞰美丽的燕子湖片区,田头山与燕子岭遥相呼应,清澈秀美的坪山河如同一条灵动的蓝色飘带贯穿东西,环湖碧道、景观廊道蜿蜒迂回装点其中。燕子湖片区城市设计效果图甫经亮相,就使当地居民群众对片区美好未来的憧憬有了可以触摸的想象空间。

刚刚召开的坪山区第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打造“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奋斗目标,“未来之城”包含了创新之城、产业之城、品质之城、善治之城、幸福之城、生态之城六个方面的丰富内涵。未来五年,坪山区将坚定不移推进城区规划建设,不断提升“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的承载力辐射力。

有空间就有未来,未来之城的打造离不开创新的规划理念和科学的规划指引。未来五年,坪山区将继续坚持“显山露水、疏密有致、功能平衡、铸造精品”理念,高标准规划城市空间,高起点推进城市更新,全力完善城市功能,继续探索新型城市化发展路径,朝着“创新坪山、未来之城”目标大步迈进,努力塑造未来坪山新门户、新客厅、新形象。

加快重点片区规划建设。将继续以“政府统筹、连片推动”策略推动城市规划建设,加快推进燕子湖片区开发,有序推进坪山老城、坑梓中心区、坪山大道中段沿线重点片区开发建设和老旧工业区和城中村等更新改造,规划建设坪山高铁新城、中心公园东片区,让市民家园更有颜值、城区生活更有品质。

加快完善城区综合配套。将坚持以建设未来之城的定位标准,全面提升城区综合承载力、要素吸引力、辐射带动力。在中心区、老城区等重点片区规划建设中央商务区,打造地标性商圈,塑造活力休闲街区,建设若干“城市会客厅”。优化重点片区配套,全面推进国际化街区示范点建设,建设开放包容的高品质国际化城区。

加快跃升城区环境品质。聚焦城中村、老旧小区、背街小巷等开展环境整治,重点推进儿童公园等项目建设,加快建设一批花漾街区、街心花园,精心布局“城市家具”。加快坪山大道综合改造升级,打造城市中轴干线景观大道。推进坪山河滨水公共空间景观环境提升,构建山水相依、城水相融的城市景观空间体系。

加快打造东部交通枢纽。围绕“1小时湾区全域通达、45分钟市内通勤”目标,建设深圳东部交通综合枢纽城区,完成坪山高铁站升级改造,开通地铁14、16号线,建成深汕高铁、深大城际、深惠城际大鹏支线,争取地铁19号线纳入市轨道五期建设计划。谋划推动深港东部快轨、深河客专等项目建设,加密次支路网,提升慢行品质,打通东部过境、平盐通道、外环高速,构建“三横四纵”高快速和“五横十纵”主干路网。

随着区第二次党代会的顺利召开,如今的坪山站在了全新的历史起点。展望未来,随着城市规划建设的加速推进,有理由相信,在不久的将来,一座令人心驰神往的未来之城,一座宜居宜业、绿色低碳、韧性智慧的未来之城,一幅传统与现代共融、生态与人文交汇的壮美画卷将很快从蓝图变为现实。

编辑 昌慧  审核 麦苗茵


(作者:深圳特区报记者 吴璇玲 通讯员申力立 贺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