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30管节正在隧址处进行沉放对接作业。
记者从广东交通集团发布的消息中获悉,10月31日,深中通道沉管隧道超宽、变宽管节(E30)完成精准对接。至此,深中通道已顺利安装16个管节,32节沉管安装施工任务完成一半,沉管隧道长度达2475.2米。
深中通道海底隧道长约6.8公里,沉管段长约5公里,由32个管节和1个最终接头组成,是世界最宽的钢壳混凝土海底沉管隧道。项目隧道东接深圳侧东人工岛水下互通立交,从E27管节到E32管节,隧道宽度逐渐从双向八车道变宽为双向十车道,其中E30管节是沉管中宽度变化最大(即曲率变化最大)的一节,有接近4米的宽度变化,易受水流影响产生明显的不对称效应,浮运沉放安装难度高。
为确保节点按计划推进,项目建设方广州打捞局建设团队与广东海事部门、国家海洋环境预报中心、天津水运工程科学研究院等多家单位对接协调,克服复杂天气带来的不良影响,审慎选择作业窗口,设立多套浮运安装方案,为沉管对接奠定坚实基础。
“本次浮运距离长约20公里,沿途跨越珠江口水运最繁忙的伶仃航道和矾石水道,通航安全风险高。”广州打捞局深中通道S08合同段项目经理孔维达介绍,随着已沉放安装管节数量增多,后续待安装管节沉放对接区域与各航道距离逐渐缩短,最短处仅100米。“附近航道交织,高速客轮行驶频繁,其产生的巨大航行波浪会影响沉管对接稳定性,大大增加施工作业风险。对E30管节来说,这种影响会更明显。”
为此,建设团队在管节周边设有多艘警戒船,并提前和广东海事部门、高速客轮与会宣贯,由现场海巡船指挥船舶途经管节时注意避让、减速通过,确保施工安全。
10月30日,经历8次航道变换,4次管节转向及1次回旋掉头操作,在不干扰水运交通正常运作的前提下,拖航编队在强风及逆水流的冲击下牢牢控制管节,将重达6.5万吨的E30管节顺利运抵宝安隧址,随即进行管节系泊、绞移就位等准备工作。
10月31日下午,经精调沉放、拉合及水力压接等工序,深中通道E30管节成功完成对接安装。当天晚上7时,经三方联合贯通测量,管节对接精度满足验收评定标准,工效得到了进一步提高。
目前,深中通道各项建设稳步推进。伶仃洋大桥、中山大桥已转入上部结构施工阶段,东、西人工岛建设有序开展,沉管隧道正全力准备下一管节的沉放。
(来源:宝安日报)
编辑 昌慧 审核 谭凤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