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研韬:“讲好”大湾区故事,并非只讲“好”的故事

毕研韬
2021-11-01 16:38
摘要

国际社会怎么看待大湾区,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人家在什么语境下解读你的话语

中国国际传播创新高端论坛摘录

战略传播对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启发

海南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 毕研韬

(根据录音整理)



一、改善语境以调节符号的意义

传播实践要遵循传播学规律,而所谓传播策略,传统上是指5W(后升级为7W)的选择与组合。5W是指“谁来说?说什么?对谁说?通过什么渠道?取得什么效果?”在传播实践中,这种策略设计有术,也有效,但效果有限。这个层次的传播学我称之为1.0版。传播学2.0版是在1.0版基础上,重视改善语境以调节意义的生成。

我们学校上课和下课的铃声是一样的,那怎么分辨是上课还是下课呢?如果同学们正在玩耍,铃声响就是上课,如果正在上课,铃声响就是下课。在学校之外,铃声有不同的意义。可见铃声本身没有意义,其意义取决于在什么场景下铃声响了。再举个例子。“你怎么还没走?”这句话表达什么?一种意思是“你怎么还没去上学?”,这可能是提醒或责备。第二种意思是“你怎么还没下班?”,这是关心和提醒。第三种意思是“你怎么还没出国?”,暗含的语境是“你不是天天说要出国旅游吗?”这时就有戏谑甚至讥讽的味道。当然还有更多意义。总之,孤立的符号没有具体意义,符号的意义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语境。

粤港澳大湾区就是一个符号、一个文本,国际社会怎么看待大湾区,在很大程度上不取决于你说了什么,而取决于人家在什么语境下解读你的话语。此时的语境,我们称之为作业环境,它由两大块构成。一是人文地形,这是相对静态的部分。我们要向哪个地区和人群推广大湾区,要了解它的政治、经济、历史、文化、地理、民俗、信仰等等。二是人类动力系统,包括愿望、恐惧、各种诉求、认知特征、决策风格等等。如果不了解这些,我们提供的信息,人家可能从反面解读。我们需要一个数据库,采集、存储、分析主要目标地区和群体的动态信息。基于数据库分析,我们能够策略性地提供信息来重构语境。

二、粤港澳大湾区对外传播的信息生态

当年建深圳经济特区,主要是为解放生产力,着力点在消除观念桎梏与制度束缚,阻力主要来自于内部,而现在建设粤港澳大湾区的主要阻力来自于外部。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不能绝对化,在有些场景下,单独改变经济基础,未必能如愿改造上层建筑。在重塑世界秩序过程中,政治、经济、安全、文化等因素各自权重几何?当下影响中美关系的决定因素是政治,还是经济、安全、文化?现在内地和香港、台湾的关系也已发生巨变。在推介大湾区时,我们得意识到:任何一种因素都是与其它因素组成刺激物群集而发挥作用的。如今意识形态的作用凸显,我们必须正视它。

在传统社会中,事实和真相都是客观存在的。当人们说“这是事实”“这就是真相”时,意味着事实和真相都只有一个版本,教育和新闻媒体的主要功能是引领人们发现客观存在的事实和真相。但是在后真相时代、后现代社会中,事实和真相都是多元的,你传播的事实只是你认为的事实,对方不一定认为是事实。真相也是多向度的。这时就存在“事实的市场”和“真相的市场”,就看你相信哪个。这是当下的特殊传播生态。

信息需求侧已经巨变,而我们的信息供给侧改革没有跟上。扩大宣传,并非简单地扩大信息的供给量。讲好大湾区故事,并非只讲“好”的故事。传播学有个“不可沟通性”概念,是说在有些场景下,你提供的信息越多,交流得越多,双方距离反而越大。虽然这是极端情况,但说明“见面三分情”是有条件的。我们要提供有效的信息供给,要在提高信息的质上下大功夫

三、对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建议

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传播的抓手是什么?首先是“深圳精神”,新时代的深圳精神,或者说“深圳精神2.0版”。深圳精神的核心是什么?在我看来就是“闯”。其次是大湾区的发展前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维度的前景。没有大胆的闯,何来发展前景?我们要吸引投资、吸引高科技企业,凭什么?这个内容策略,就是把世人对深圳精神的正向记忆和情绪激活,然后迁移到粤港澳大湾区建设中来,就是用心理过去影响心理现实和心理未来。在一定程度上,这能收到改善语境的效果。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要遵守若干原则。政治正确和技术正确本是一体两面,在当下形势下如何把二者统一起来,是一个大课题。

国家和地区品牌专家西蒙•安浩的研究发现,要改善国家和地区形象,创造性工作占80%,系统性间协作占15%,(传统意义上的)传播的贡献率只有5%。何以突围?首先提供的信息要真实。但要牢记:不是你认为真实就是真实。第二个原则叫适当性,也就是要以对方接受的方式交流。第三个原则叫真诚性。这三个原则是哈贝马斯普遍语用学的核心观点。问题是,真实、适当和真诚都是主观感受,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于双方关系(心理距离)。总之,意义的生产需要双方平等合作来完成,否则传播目标就无从达成。

编辑 编辑-刁瑜文(客户端)审读 吴剑林审核 编辑-詹婉容
(作者:毕研韬)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