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去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品文人书画

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文/图
2021-10-21 19:15
摘要

​10月21日,“墨声——作家冯杰、张晓林书画作品展”在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开展,来自河南的两位作家以笔墨和线条,为佛山带来约100件文人书画力作。

10月21日,“墨声——作家冯杰、张晓林书画作品展”在佛山市石景宜艺术馆开展,来自河南的两位作家以笔墨和线条,为佛山带来约100件文人书画力作。

视频“墨声——作家冯杰、张晓林书画作品展”佛山开展。  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摄制

据悉,本次展览两位作者均为作家。其中,冯杰为河南省作家协会副主席、河南省诗歌学会副会长、河南省作家书画院副院长、河南省文学院副院长,出版有诗集、散文集20余部,文学作品曾多次获奖,其文人画也颇有特色,被称为“别具一格,耐人寻味,内涵丰富多彩,文图珠联璧合,咫尺之内,展示文人画独到魅力。”张晓林为开封市政协常委、文化文史委特聘副主任、大观杂志社社长/主编,文艺作品屡获殊荣,出版个人专著16部。

“偶有文章娱小我独无兴趣见大人”,一连白藕、两颗芋头,两行诗句,就是一幅意趣盎然的画作……本次展览,冯杰带来的作品书画相融,简练的笔墨、丰富的色彩、配以耐人寻味的文字,充满人生况味;“乳鸭池塘水浅深,熟梅天气半阴晴。东园载酒西园醉,摘尽枇杷一树金。”……张晓林带来的书法作品多以充满诗情画意的古诗词为内容,笔墨潇洒自如。

冯杰的文人画备受佛山文艺家关注。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摄

张晓林的书法作品多以古诗文为内容。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摄

“凑近点,仔细看看写的啥。” 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摄

一起来看看,文人书法写的啥。  佛山日报记者 黎红玲 摄

“书画结合,以文达意,笔墨潇洒,这是典型的文人书画。”佛山市作家协会主席张况参观展览后表示,“作品不造作不拘谨,通过笔墨表现出文人的率性和作者对生活的理解。”

“小题材,大寓意。作品充满生活趣味,富有诗意和哲理,既有传统文人画的诗情画意,在色彩上又兼具了时代的审美特征,让画面响亮夺目,老中青都能欣赏和接受。”佛山市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梁根祥说,“在文艺以人民为中心的当下,文艺创作也应该是多样的。而这种当代文人书画是主题性创作的补充,展现了人们审美追求的多样化。”

“我们在文字之余,游于笔墨砚池,想在线条和颜色里找到另一种语言,向这个世界表达我们的耳语和乡音。”参展作者之一冯杰说,“佛山是文化名城,我和晓林先生来自中原,能在岭南佛山展出自己书画作品,能和同道交流切磋是缘分,更是一次学习良机。”

“本次举办这样一个文人书画展,希望作为一种现象引入佛山书画界,引发我们对今后中国书画的发展和艺术家个人发展的思考。”佛山市文联主席杨凡周说,文艺创作的技巧固然重要,但作为文艺家,只有通过作品表现人文情怀、表达对社会人生的理解以及对天地万物和宇宙生命的感悟,才能让作品成为真正的艺术品而不是工艺品。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时代,技艺的作用大大降低,人的精神和人类文化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因此,他希望佛山艺术家一方面坚守传承传统技艺,另一方面也要从深厚的文化中寻求营养,为作品注入更多文人意蕴。

本次展览由佛山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佛山市石景宜刘紫英伉俪文化艺术馆、河南作家书画院、大观杂志社主办,佛山市作家协会、佛山市书法家协会、佛山市美术家协会承办展览,将展至10月27日。

(原标题《走!去石景宜艺术馆品文人书画》)

编辑 刘桂瑶审读 韩绍俊审核 特区报-王雯,编辑-范锦桦(外平台)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