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月男婴重症肺炎命悬一线,深圳完成首例婴儿ECMO抢救
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郑虹 文/图
2017-08-06 12:25

这是一场艰难的生死拉锯战,也是一场充满爱心的生命接力,深圳一名8个月患儿的生命安危,不但获得医院医护人员的日夜守护,更牵动着北京、上海、广州等各地专家们的心,在全国知名专家们的通力协助下,宝安妇幼保健院近日成功完成了深圳首例小儿“人工膜肺”重症抢救。这不但意味着一个小生命的重获新生,也标志着深圳儿童急危重症抢救水平正迈向全国先进水平。近日,当记者在病房看到这名小患儿时,他已脱离危险,情况稳定,躺在妈妈怀中露出了甜美的笑容。

8个月男婴重症肺炎肺功能全失

7月2日,家住宝安的8个多月婴儿豆豆,因咳嗽发烧的肺炎症状,转入宝安区妇幼保健院就医。刚到院时,根据初步症状分析,他被初诊为支气管肺炎,后住院进行相关治疗。然而谁也没想到的是,孩子的病却越来越重,竟开始出现反复高烧、呼吸困难。三天后,由于病情危重,他被转往儿童重症监护病房(PICU),并下发病危通知书。

转入PICU的小豆豆最终被确诊为非常危重的“重症腺病毒肺炎”、重度ARDS,这是一个在儿童中死亡率非常高的疾病。虽然,医务人员夜以继日地救治和护理,但患儿的病情却一直迅速发展,最后连呼吸机也无法再提高其氧饱和度,肺已经基本失去功能。眼看着,孩子的生命在一点点流逝。

“三名工程”ECMO团队赴深通宵抢救

虽然孩子病情极其危重,但宝安妇幼保健院始终没有放弃。医院儿科紧急与包括广州妇女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上海复旦大学儿科医院等在内的全国各大医院的儿科专家联系沟通,开展远程会诊,商讨孩子每一步的抢救方案。然而,渐渐的,所有常规治疗方法都无法控制和扭转病情,孩子生命危在旦夕。

7月10日,千钧一发之际,医院启动今年刚刚搭建的“三名工程”合作绿色通道,邀请北京陆军总医院附属“八一”儿童医院封志纯教授儿童重症疾病医学团队紧急赴深会诊。

“令我们感动的是,我们上午打电话过去,下午八一儿童医院就派出了由洪小杨教授为首的4位专家组成的团队来深支援。”宝安妇幼保健院院长陈旭介绍,因为孩子最后的希望,就是通过先进的“人工膜肺”(ECMO)技术来抢救,但由于深圳之前没有在婴儿身上开展ECMO治疗的先例,全市医院中也还没有启用的婴儿ECMO设备,北京专家团队愣是将本院的全套设备用三个大箱装着,同时通过北京机场的特殊安检通道,连人带机赶到了深圳。

团队来到时,已是夜里十一点。但专家们顾不上休息,马上便前往医院通宵手术,共同参与抢救。最终,ECMO设备装上去了,手术实施成功,孩子有了“人工肺”,机体供氧问题暂时解决了,孩子有了生的希望。而当专家们走出病室时,已是凌晨5点多。

成功完成国内高难度婴儿ECMO救治

“人工肺”的顶替,为孩子自身肺功能的恢复赢得了宝贵时间,但如何有效恢复其严重受损的肺功能,仍是摆在医护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用上了ECMO后,患儿的病情依然在进展,呼吸机提示潮气量0ml,复查胸片提示“白肺”,肺脏几乎没有功能。在接下来的日子里宝安妇幼PICU团队还面临很多挑战。

“儿科ECMO很考验医生的意志力。狭路相逢勇者胜。在患儿转危为安前,医疗和疾病斗争处于胶着状态,艰难、漫长的等待过程也是ICU医生的必修课。孩子的每一点点微小的进步都会让我们欣喜不已,每一点点细小的恶化也会让我们倍感沮丧……。”PICU主任金萍这样告诉记者。在后期的治疗中,他们仍遇到了很多很多的关卡和难点,但在全国各地专家的帮助指导下,在全体医护人员的坚持下,最终一个一个都被攻克了下来。

在治疗过程中,危重患儿的护理也是至关重要,医护人员从每一个小细节入手。比如:患儿肛周皮肤有皮损,护士们就用神灯局部照射、氧气吹之外还想出这种办法保持肛周通风;虽然孩子全身插满各种管道,生活护理难度大,但护理人员仍坚持每天用专用皮肤护理液为小豆豆擦身……

在医院和医护人员的坚守和呵护下,奇迹终于出现了。这个幼小的生命挺了过来。在实施ECMO后的第14天,患儿成功撤掉了该设备,在第18天,孩子成功脱离了呼吸机。

“这是我们目前看到过的病情最重的小儿肺炎病例之一,也是一次极其高难度的救治过程。”来自八一儿童医院全国著名儿科危急重症专家如此评价。这一病例的救治成功,标志着深圳儿科重症救治已迈入全国先进水平。

编辑 桂桐

(作者:读特记者 戴晓蓉 通讯员 郑虹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