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评:重庆8名小学生溺亡,痛心之余应有更多反思
读特评论员 庄媛
2020-06-24 00:17

近日发生的“重庆8名小学生溺亡”事件令人倍感痛心。6月21日下午,重庆市潼南区米心镇童家村涪江河坝水域8名学生落水。22日7时10分,8人全部被打捞出水,均已无生命体征。当地发布的情况通报显示,事发时,1名学生不慎失足落水,旁边7名学生前去施救,施救学生一并落水,最终造成8人溺亡的惨剧。

一天之内,8名学生溺水身亡,7个家庭失去了他们的孩子。鲜活稚嫩的生命就此凋零,留下心碎的亲人和不复完整的家庭,令人扼腕叹息、悲痛不已。而就在不久前,广西、河南、陕西等地发生了多起学生溺水事故,造成了多名学生溺亡。为此,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特发布两次预警,提醒各地教育部门和学校,要尽最大努力防止此类事件发生。即便如此,悲剧依然发生。痛心之余,我们应当有更多反思:为什么各方一再强调未成年人安全问题,这类溺水事故却总是一而再再而三地发生?

据世界卫生组织《全球溺水报告》最新显示,全球每小时有40多人溺水死亡,每年共有约37.2万人溺水死亡,半数以上溺水死亡者不足25岁。而我国每年约有5.9万人死于溺水,其中未成年人占据了95%以上。报告称,溺水能造成毁灭性影响,溺水是全世界各区域儿童和青年的十大主要死因之一。

重庆8名小学生溺亡,再次为我们敲响了安全警钟。从官方通报来看,缺乏安全意识是关键原因之一。这8名小学生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到江边玩耍,在其中1名小学生不幸落水之后,7个施救的孩子没有在第一时间向大人寻求帮助,不仅缺乏安全意识,更缺乏救人与自救的常识,应急避险能力明显不足。从以往报道的未成年溺水事故来看,许多悲剧的发生都与此有关,这实际上暴露了青少年日常安全教育的薄弱。

安全教育不能纸上谈兵。诚然,大多数学校都有安全教育的板块,比如组织公益讲座、观看防溺水安全教育视频、给家长发放安全提示等等,但往往都是流于形式、泛泛而谈,没有对接现实需要,真正让学生做到入脑入心。安全教育不仅包括安全保护意识和生活知识,也应该包括实践教育,目的在于提升自我保护能力和应急反应能力。与美、英、日等发达国家安全教育相比,当前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形式单一,安全教育不规范、不系统,安全知识普及程度不高,亟须引起重视。安全教育要科学化、制度化、常态化,变形式化的说教为踏踏实实的实践,开设游泳课、生存技能培训、应急演练等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如何自救和正确帮助他人的方法和经验。

家长尤其不能缺位。从日常情况来看,由于平时强调学校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和管理主要责任,不少家长潜意识里认为危险和意外是小概率事件,对安全教育的配合仅限于在学生安全倡议书签签字,没有对孩子进行有效的教育和监护。实际上,不少意外事故都发生在假期和校园之外,往往家长的一次放任、疏忽就有可能酿成悲剧。因此,对于未成年人安全问题,家长一定要引起高度重视,增强自身的监护意识和责任意识。对于父母不在身边的乡村留守儿童而言,可以加快推进“儿童主任”全覆盖,加强社会监护力量的参与。

当然,面对溺亡事件的高发,还需要补齐更多短板。比如,农村是儿童溺水重灾区,这与许多农村地区相关配套建设缺失、存在较大风险隐患不无关系。在危险水域是否有树立危险标识、提示语?重点及危险水域的安全监管是否到位?农村儿童是否有足够、多元的安全活动空间?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的思考,并加快完善。只有从家庭到学校再到社会都高度重视起来,合力拿出更多实招新招硬招,才能有效防止悲剧再次发生。

编辑 周宏博

(作者:读特评论员 庄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