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河源市区滨江大道恐龙遗址公园段,一幅长200米长的墙绘展现在游人面前,十分壮美,画里尽是新丰江水电站、龟峰塔、河源图书馆等“河源特色”。细问之下才知道,这些墙绘居然都是深圳大学生的手笔,是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成果。
刘翀是该学院的一名大三学生,她向记者介绍,暑期她和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已为河源打造了先锋文化、科技创新 、传统文化三个主题的墙绘,这次在滨江大道进行的墙绘,是最后一个主题,旨在展现河源风土人情。
他们利用暑期的空余时间,积极参与到深圳对口帮扶河源的实践中,用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把艺术带到河源,以主题墙绘的形式为河源“创文”增添色彩。
在长达200米的墙绘上,一幅幅客家建筑四角楼、回笼屋、紫金县鸡公哨、新丰江水电站、桃花水母大剧院、迎客大桥等活灵活现,而画作下端用天蓝色绘画出来的东江,将所有的图案连贯,组成一道靓丽风景线。
“跟深圳相比,河源目前对于墙绘这种艺术的接受程度还不高,还算是新兴艺术。”深圳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带队老师殷涛介绍说,“经过设计创作,每一幅墙绘作品都是独一无二,能够充分体现河源的城市文明,并且能够装点、美化城市环境,给公众一种美的熏陶。”(图片来源河源日报)
编辑 陈冬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