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平湖街道对口帮扶的汕尾海丰县梅陇镇永红村,地理位置较低,用村民的话来说,不是干就是涝,一下雨就是泽国,不下雨,用水又成了难题。
一到下雨村里就容易涝。
永红村致贫的一个重要原因,正是自然条件。这里不但地势低,还缺乏水利设施,村里又以农业为主,一下雨就水位上涨,农作物极易被淹,遇到台风动辄损失掉一季的收成,靠天吃饭的村民们日子过得苦。
特色扶贫:袁隆平超级水稻受欢迎
记者是在热带风暴"苗柏"登陆广东的第二天来到永红村采访的。风正疾雨正大,荷塘里的水位很高,村口几乎成了一片泽国。
派驻永红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曾浩雄那两天最关心的,是村里那一大片水稻。一天几次冒雨去稻田里看,然后放了心:“还算良好,稳住了”。
曾浩雄关心的,正是深圳市龙岗区帮扶汕尾海丰县的特色产业项目:袁隆平超级水稻。
长期以来,永红村大部分农户以传统常规水稻种植为主导产业,但由于常规水稻产量较低,病害较多,种植技术又相对落后,农户经济收益一直偏低。尤其是汕尾台风较多,永红村的地理位置又偏低,一到台风或暴雨,水稻收成就受到很大影响。
袁隆平超级水稻。
为此,驻村工作队与扶贫工作组积极联系,引进了袁隆平超级水稻品种,组织水稻种植专家对农户进行技术培训,免费发放种子及化肥,还为农户购买了自然灾害保险。联安镇部分村首先试点,2016年春季引进了袁隆平超级水稻早稻,下半年推广到梅陇镇永红村等村。2016年,永红村超级水稻晚稻种植165亩,平均亩产量比当地常规稻每亩增产400斤,有效发挥了水稻良种对农户增产增收的作用。
今年2月,袁隆平超级水稻早稻示范推广又一次拉开序幕,三天分三批集中向海丰20个贫困村共461户贫困户免费派发了5578.5亩稻种,其中永红村300亩。
去年下半年台风“海马”来时,水稻经受住了考验。曾浩雄说:抗风抗病高产,是袁隆平超级水稻的特点。为保证种植质量及生产效益,扶贫工作实行了统一种子、统一技术、统一农资、统一收购,解除贫困户后顾之忧。同时,龙岗派驻海丰精准扶贫工作组组建一批农业技术服务队,为贫困户传授水稻育秧等实用技术,进行全过程现场指导。
贫困户黄少群就是袁隆平水稻项目的受益者。因为有了这个项目,他们的生活已经有了很大改善,对工作队的感激之情无以言表,黄少群的妻子执意把自家的红薯拿出来供大家品尝。而黄少群的女儿已经从广州一家职业技术学院毕业,目前在广州做文员,每个月收入在4000元以上。黄少群已被列为今年的脱贫对象。对工作队的成员们来说,这是他们扶贫工作最大的获得感。
贫困户黄少群家是袁隆平水稻项目的受益者。
干好扶贫工作才有脸跟儿子“吹牛”
驻村工作队队长曾浩雄(左一)与当地村干部开会研讨扶贫工作。
曾浩雄带领的工作队有点特殊,三名组员都是退伍军人。“这样的队伍比较吃苦耐劳。”曾浩雄这样说。
曾浩雄在大一时当过兵,2010年大学毕业后他又参加“大学生西部计划”在甘肃陇南的一所村小学支教了一年。当兵、支教、到驻村进行精准扶贫,曾浩雄的人生经历相对于常人来说更加丰满。“其实扶贫最重要的,不是给多少钱他们,而是从根本上改变他们等靠要的思想,自力更生,这个才是最重要,也是最难的。”
曾浩雄在甘肃的张庄小学支教。
作为精准扶贫工作的一项民心工程,深圳市对口扶贫培养高技能人才项目在海丰县招收贫困家庭学生,由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开展为期三年的全日制技能教育,培养高技能人才,由各村队长推荐有意愿的贫困户家庭学生就读,毕业后可解决深圳户口和就业问题。
最近一段日子,曾浩雄给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学生家庭做工作,最后推荐两名就读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两天下来,加上之前工作的劳累,曾浩雄的嗓子竟然完全哑了。对此,曾浩雄毫无怨言:“读书可能改变这个孩子的一生,甚至是这个家庭的命运。”
在多方奔走努力下,这两个学生于7月17日拿到了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的录取通知书。曾浩雄说,这下放心了,了却一桩心事。
两名贫困户家庭学生的收到的深圳第二高级技工学校录取通知书。
曾浩雄每周回深圳一次,和四岁儿子一周一次的相处,成了他最快乐的事情。虽然陪儿子玩是个体力活,他的内心是幸福的。在儿子最需要陪伴的时间里缺席三年,曾浩雄觉得,“多做一些,才对得起这三年时光”。他说,总不能以后跟儿子“吹牛”都不好意思,难道要告诉他在他最需要陪伴的时候,爸爸在农村啥也没干么?
“爸爸虽然没有陪你,但是在海丰留下了很多东西,等你长大了,我会带你去看。”这是曾浩雄想告诉儿子的话。
见习编辑 周梦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