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日,深圳市气象台就此次寒潮天气举行第二次新闻发布会。气象专家介绍,受寒潮影响,24日深圳出现1-5毫米的小雨,并首次记录到冰粒,最低气温普遍在2℃左右,大多数站点创1997年有数据记录以来的历史低值。截止24日14时,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记录到最低气温1.7℃,为建特区以来最低值(深圳历史最低气温发生在1957年的0.2℃),梧桐山记录到全市最低气温-3.8℃,23-24日梧桐山还记录到凝冻(结冰)现象。
24日,梧桐山顶出现凝冻。读特记者 李忠 摄
深圳市气象台预警预报处处长曹春燕介绍,此次寒潮影响过程具有降温剧烈、风力强劲和日平均气温低等特点,23-25日日平均气温均低于10℃。气象资料显示,24日不仅是最低气温为建特区以来最低值,平均气温也创下了历史新低。主要原因是由于降水云团主要集中在广东省中南部地区(雷州半岛除外),深圳位于降水云团的中心,在冷空气和降水云团的双重夹击下,深圳24日白天出现了小雨夹杂冰粒的降水现象,日温差非常小,平均气温仅为3℃左右,而且空气湿度大,人体感觉非常寒冷。
预计24日夜间到25日早晨深圳转多云天气,最低气温将降到1℃左右,接近历史最低值(1957年2月11日0.2℃),北部和高山0℃以下。25日白天可见阳光,风力减小,日温差加大。26日持续寒冷;27-30日转阴天有雨。由于27日南风加大,暖湿气流强,有可能出现“回南天””现象。
市气象台提醒广大市民和各有关单位,此次寒潮降温剧烈程度历史罕见,最低气温已创建特区以来深圳国家基本气象站最低气温记录,请务必持续做好防寒保暖、疾病预防和防寒救助措施。由于日气温低,且持续时间较长,市民需特别注意热水器的使用安全,加强屋内通风,防止一氧化碳中毒。风势强劲,需高度重视防火安全。港口码头、海上交通继续做好防御强风工作。27日起可能转“回南天”,空气湿度大,请提前做好预防。
相关链接:24日深圳下雪了吗?
深圳市气象台专家强调,根据雷达回波测报,此次寒潮过程中深圳没有降雪,而是冰粒。深圳自1952年开始才有气象记录,这60多年来深圳都没有降雪记载,而网传的深圳历史降雪时间也无从考证。25日降雪的几率更小。
由于深圳首次记录到冰粒,不少市民将冰粒和冰雹或者霰混淆,冰雹主要发生在春夏季节,而冰粒和霰的主要区别是:冰粒透明坚硬、落地弹跳;霰通常为白色,松软,易破碎;冰粒经常和雨一起下,间歇性;霰单独下;冰粒出现在雨层云等稳定降水中;霰出现在积雨云等不稳定天气条件下。
编辑 程思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