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8日晚上22时,福田区金田路与福强路段交界处。暑气还未退散,街上的行人日渐稀少。身着橙色反光衣、头戴黄色安全帽的深水人,正紧张而有序地忙碌着,他们正对三座破损的阀门进行“健康手术”。
此次更换的三座阀门,因使用年代较为久远,存在关不紧、扭矩大等问题,如不及时更换,一旦发生事故抢修,将造成水围-皇岗片区大面积停水。为消除这一隐患,深圳水务集团阀门检测及维修分公司提前谋划与部署,与福田分公司紧密合作,在将供水走向、影响范围等关键信息了解清楚后,对症下药,制定更换方案,保障更换过程万无一失,一步到位。
维修人员来到现场后,按照既定方案,先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研判周围环境,打开围挡,检查消火栓,确保人员设备到齐。待成功停水后,三个作业点同时施工。其中,有个阀门井深约3米,在工作人员切割完旧阀门螺丝后,发现两法兰之间粘得很紧。根据经验分析,这是可能旧阀门使用的阀门胶皮材质差,使用年限久远,老化后便与连接器法兰形成了胶和状态。
只能智取,不能强拽。现场人员在经过简单的商讨之后,决定使用专业的液压撑开器将其分开。但无奈两者胶和程度太严重,即使用专业的器具也无济于事。于是维修人员决定自己上场,用手拧着大锤和錾子,将其硬生生地分开。
此时井内尚有积水,再加上炎热的天气,维修人员只能站在狭小的空间里,蹲在阀门管道上,手里不停地挥动着大锥和錾子,一下,一下,又一下……大锤与阀门碰撞发出的声音,在原本安静的大街上回荡。不多时,维修人员衣衫湿透,手臂也渐渐酸软,但他们仍不放弃,咬牙坚持。
19日凌晨,东方既白,晨光熹微,经过连续7个多小时的昼夜奋战,三座阀门终于更换完毕。
此次阀门更换只是深圳水务集团阀门检测及维修分公司日常工作的缩影。为全面了解原特区内阀门的运行状态,水务“橙衣人”对特区内口径大于等于DN150的阀门进行全身体检,将存在较大安全隐患的阀门纳入更换名单,并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更换方案,随后一一更换。这不仅是深圳供排水工作向精细化、规范化方面的转变,也是全体深水人践行“一点一滴,做到最好”核心价值观的生动实践。
编辑 董雯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