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人人都爱印度电影?

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2017-07-20 19:45
摘要

阿米尔·汗的电影更多指向批判。《三傻大闹宝莱坞》讽刺了印度的教育体制;《额滴个神》聚焦信仰探讨……

我对印度电影的最初印象是存在记忆里的,小时候总听我父母讲起《大蓬车》是如何精彩绝伦的。从此之后,在心里记住了印度电影。

《大蓬车》是70年代引进中国的。其实在更早时,另一部印度电影已然红遍中国。20 世纪 50 年代拍摄的《流浪者》在中国风靡一时, 中国人第一次领略了印度电影的民族风情———玩世不恭的拉兹, 幽默俏皮的歌舞, 女主角湿漉漉的纱丽, 以及浪漫的爱情角逐, 这一切都成为那个年代中国人心中永恒的怀念。

可以说,印度电影是很多人的情结。在那个神奇的南亚国度,季风带来了磨人的炎热,他们却永远懂得如何乐观的生活。斑斓的纱丽、火辣的咖喱以及不讲究的卫生。我们对印度总怀着一种复杂的感情,一方面打趣他们的“开挂”,一方面却心生好奇。

《阿育王》电影海报

我一直觉得我对历史大片的启蒙,不是张艺谋的《满城尽带黄金甲》、《英雄》,或者是陈凯歌的《秦颂》,而是印度电影《阿育王》。亘古流传的王者传奇、磅礴大气的格局、迷人的歌舞、金戈铁马的壮怀激烈、沙鲁克·汗的风姿绰约、刀光剑影里的绮丽爱情。有人说,这是言情+历史,但印度人总有办法把它结合得那么巧妙。

等我在看电影这条路上稍微入了门,懂得如何分辨一部好电影时,便发现对印度电影果真有自己的板斧。事实上,很多国外的大导都曾钟情印度,像路易马勒专为印度拍的记录片《印度魅影》。“魅影”用的极好。这部片子拍摄于上世纪六十年代,在五个小时的片长里,马勒镜头下里的印度似乎与我们隔着万水千山,有些看不明白。

然而这种隔阂感却随着时间而渐渐消逝。现在我们能更多接触到印度电影,顿然发现中印文化、社会之间有着很多相似点,我们对印度电影的笑料、思维总能无缝对接。

今年印度电影借由《摔跤吧,爸爸》在中国掀起了狂热,让观众看到了印度人讲故事的超凡能力。更重要的是,这部电影显然已经超越了一部娱乐片的范畴,它所反映的社会现象与心理引发了观众的共鸣,继而展开了讨论。当然它也顺带给我们示范了如何拍好一部体育励志题材的电影。

其实在更早的时候,印度电影就已呈现出在电影的叙事与影像风格的野心。从前在观众的心中,印度电影可以概括过,一言不合就跳舞。印度人喜欢舞蹈这件事儿整个外星人都知道。在我的固定思维中,几乎没有不跳舞的印度电影,直到在2013年看到了《午餐盒》。

简单来说,《午餐盒》是一部你会容易错认这是王家卫拍出来的电影。该片讲述了一个送错饭盒的故事。故事的男女主人公由一段错误开始用传统而含蓄的书信进行往来,向对方倾诉自己的孤独和寂寞。

《午餐盒》电影海报

这是第一部我见过的没有歌舞的印度电影。手持的晃动的镜头、疏离的氛围,与奔放不着半点边际的克制。如同小火煨汤,一边闷,一边牵引你心房。

后来,看到的不跳舞的印度电影越来越多。譬如,《乌鸡蛋》讲述了一对小男孩兄弟为了吃一顿披萨,穿行在大街小巷出苦力赚钱,经过一番波折,他们发现披萨不如妈妈做的饼好吃。这部电影以喜剧的方式包裹印度社会现实的种种残忍,颇具特色。

《萝莉的萌猴大叔》剧照

幽默是印度电影的另一张“面孔”。这种幽默与它的民族性息息相关,在电影里往往担任着娱乐调节的功能。《萝莉的萌猴大叔》是一部有趣的电影,讲述了一位印度大叔帮助走失的巴基斯坦女孩重新找到家的故事。上半部分是幽默的悬疑,下半部分是风景宜人的公路片。在印度电影的幽默,从来都是直白且发自内心的,不是冷的,抑或黑色幽默,自成一体,又照顾全球受众。

《三傻大闹宝莱坞》剧照

《三傻大闹宝莱坞》是一部被译名给害了的电影。相信不少人在看过名字会产生,这是乱炖的错觉,以至于该片在网络上人气高涨,但无法阻挡它的票房惨淡。这也是《摔跤吧,爸爸》主演阿米尔·汗第一次被中国的观众所认识。

演员出身,后来又不断尝试做制片的阿米尔·汗对电影的执着与付出,相信很多人都见过不少报道。最令人钦佩的是,他一直坚守以电影反映现实的初心。有点像欧洲知识分子拍电影的社会责任担当,以电影之痛揭社会之弊。

阿米尔·汗的电影更多指向批判。《三傻大闹宝莱坞》讽刺了印度的教育体制;《额滴个神》聚焦信仰探讨,在他主持的《真相访谈》中,他有过这样的陈述:“有时我会想,干嘛要去思考这些与我无关的事情呢?我的生活幸福美满,别人的苦难与我何干呢?但是它确有干系。因为我也是这个社会中的一份子。一连串的事情把你我和社会的每一个人都联系在一起,一呼一吸中,体会心中的共鸣。”

《巴霍巴利王》(上部)电影海报

《摔跤吧,爸爸》在中国以近13亿的票房收官。史诗题材却有着不输好莱坞特效的《巴霍巴利王》是目前印度历史上投资最大的电影,约合1亿6975万人民币的投资让电影分拆成两部放映。然而让我们咋舌的是,上部光在印度的票房达到约合7480万美元,全球票房达9000万美元。

好的制作,故事,表演,能换来好的生产力,印度电影展示了这种正循环的能量。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