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赛道融入茅洲河碧波,深圳健儿皮划艇划起来!

读特记者 高志明
2020-06-15 17:21
摘要

改造后的茅洲河一碧如洗,沿河两岩绿树成萌,花红柳绿。6月15日,深圳体工大队49位皮划艇健儿在茅洲河上训练正欢,给改造后的茅洲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改造后的茅洲河一碧如洗,沿河两岩绿树成萌,花红柳绿。6月15日,深圳体工大队49位皮划艇健儿在茅洲河上训练正欢,给改造后的茅洲河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值得一提的是,这是这支皮艇队成立26年来,第二次在自家的训练场地上训练,首次是在今年1月21日基地揭牌仪式上。他们年龄最大的为2004年出生,最小的2008年和2009年出生。“只有皮划艇队划起来,茅洲河才有灵魂,茅洲河的河水才会灵动。”深圳体工大队大队长夏哲顺激动地说。

深圳皮划艇队即将“回家”

望着改造成功后的茅洲河,看到一个个在河道里奋力划桨的运动健儿们,深圳体工大队大队长夏哲顺一脸兴奋,“茅洲河如今成了深圳的骄傲,你看,这些小伙子们在自己的场地上划得多开心!”

深圳皮划艇队成立于1994年,过去,由于深圳缺乏自己的训练水域,这支队伍一直在外面流浪,长期依托广东省船艇中心、肇庆国家水上训练基地外训,文化课学习一边挂靠学籍一边借读,吃住在集装箱里,训练条件较为艰苦。多年辗转湖北武汉的东湖基地、汕尾船艇训练基地等,目前在广东省的竹料基地训练。

随着深圳茅洲河水系改造成功,深圳皮划艇队即将结束在外流浪的日子,在深圳迎来了自己的“家”。夏哲顺介绍说,感谢深圳市委市政府和宝安区人民政府,还有深圳市水务局,他们主动邀请深圳皮划艇队回归,目前,在燕罗湿地公园给他们划拨了一栋住宿楼,一共五层,底层做为食堂,上面为宿舍,还将给他们建设专用码头和艇库。据悉,目前,集宿楼的装修工作正在进行中。

“深圳皮划艇队将在8月份正式回家,现在正在回家的路上。”夏哲顺说,“现在深圳水资源丰富了,各条水系也治理好了,现在即将给深圳市体工大队一个家。有了我们的队伍,这条河才会有灵魂,这条河河水才会灵动。”

普及和推广青少年水上运动

随着深圳皮划艇队即将回归深圳,深圳将会结束没有水上运动的历史。与此同时,深圳体工大队将在全市推广皮划艇、赛艇等水上运动项目,让全市市民和青少年爱上这项运动。

皮划艇、赛艇和激流回旋是奥运会比赛项目,目前,深圳皮划艇队借用的是广州市竹料训练基地,深圳赛艇队借用的是肇庆国家水上训练基地,深圳激流回旋队借用的是河源水上运动中心。龙舟是群众项目,但属于2022年省运会的比赛项目,深圳体工大队也即将组队。这四个项目都将上马的话,深圳体工大队将形成一个未来的水上运动中心。

据悉,深圳赛艇队和肇庆联合培养30名运动员,本周期不计划回来。但在基地正式落成后,深圳赛艇队将开始着手下一周期的招生组队,而目前的水域航道还需要进一步优化。

此外,盐田海岸赛艇是广东省赛协与深圳市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盐田区政府、大梅沙游艇会一同签署的战略合作项目,深圳体工大队作为驻地保障部门。这个项目是去年刚刚筹建的,未来也将划入深圳水上运动中心。

目前,南山的大沙河已经有了民营的和鹭赛艇俱乐部训练基地。未来,深圳将打造茅洲河皮划艇赛艇基地作为一线队伍的训练点,光明明湖城市公园皮划艇基地作为梯队建设、校园普及训练点,同时,还将坚持发展市区联办、体制内外结合的模式,争取通过竞技体育的杠杆作用,实现运动员本地化培养、水上运动进校园,普及深圳青少年水上运动的蓬勃发展。

“我们将大力发展深圳青少年水上运动,未来选拔人才就从这些训练基地里选,从而形成良性循环。”夏哲顺对深圳未来的水上运动格局信心满满。

(晶报供稿)

编辑 周晓飒

(作者:读特记者 高志明)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