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海潮涌 港城扬帆 湛江以大交通大产业促大建设大发展

读特记者郑向鹏 朱良骏 刘秋伟
2017-07-18 13:33
收录于专题:大局
摘要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全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深圳和湛江,南海之滨的两颗明珠,双方合作日趋紧密。

广东省第十二次党代会提出,统筹推进区域城乡协调发展,构建全省一体化发展新格局。近年来,深圳和湛江,南海之滨的两颗明珠,双方合作日趋紧密。2009年至2012年,深圳结对帮扶粤西湛江100条贫困村,两地的交往交流更加频密。在全省积极推动粤东西北振兴发展、构建全省一体化发展的新时期,深湛两地如何进一步深化合作、携手发展?读特推出专题报道,与读者一起走马湛江看变化。

南海潮涌 港城扬帆

湛江以大交通大产业促大建设大发展

读特记者郑向鹏 朱良骏 刘秋伟

中国大陆的最南端,环北部湾岸线上的一颗璀璨明珠——广东·湛江。

近日,深圳特区报采访组一行走进这座脊陆面海的历史名城、粤西重镇,近距离见证湛江党政班子带领当地干部群众振兴发展加快发展的铿锵步伐,近距离感受五岛一湾人民抢抓机遇,“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强劲脉动……

1)畅交通:

海陆空齐头并进跃马扬鞭

12日上午8时20分,采访组乘坐的南航CZ6489航班,自深圳宝安机场一飞冲天,50分钟后在湛江机场平稳降落。

逐梦而起。这是继深航之后,南航深圳公司新增开通的深圳—湛江航线首航,也是湛江加速融入珠三角的新航程。

尽管早已知悉首航信息,深圳机场集团党群工作部总经理郑伟接到记者的采访电话时,依然心潮难平。

2009年6月至2012年12月,深圳市69家单位根据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部署对口帮扶湛江100条贫困村。其中,深圳机场集团对口帮扶湛江凌垌村,郑伟是派驻队长。

“开车需要七、八个小时,还经常遇到堵车。”回忆当年,郑伟摇头感慨,“湛江发展滞后,交通基础建设是明显制约因素。”  

“首航航班上座率超八成,既感到惊喜,也是意料之中。”南航深圳公司总经理刘国军有感而发,深圳的湛江籍企业家活跃,随着湛江投资潜力的持续释放,越来越多的深企选择到湛江发展。同时,湛江的海鲜美味、人文地理等也吸引着深圳市民的旅游向往,“深湛两地的人文、商贸交流有着现实的、巨大的市场需求”。 

湛江崛起,交通先行。

“湛江要振兴发展加快发展,必须按照问题导向,解决交通瓶颈问题,这是今年履新的湛江市党政领导的共识。”湛江市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抢抓粤东西北地区振兴的战略机遇,紧紧围绕打造环北部湾交通枢纽中心目标,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湛江正全力推进交通重点项目建设,呈现出海陆空齐头并进、跃马扬鞭的喜人局面——

按4E标准新建湛江国际机场,打造广东落实“一带一路”面向东盟的粤西门户,项目计划10月份动工。

5条高铁汇聚湛江,形成四通八达的高铁网络:深湛高铁广州到湛江段,预计明年6月份通车;从广西南宁经北海到湛江的合湛高铁正在建设中;湛海高铁、张家界到海口旅游高铁,以及广州到湛江时速350公里的客运专线正抓紧推进前期工作。

5条高速公路进一步强化湛江作为粤西中心城市地位:玉湛(玉林—湛江)即将开通;云湛(云浮—湛江)高速今年底通车;湛徐高速徐闻港支线全线施工;东海岛至雷州高速公路加快建设;环城高速南三岛大桥前期专项获批。

湛江港拓宽航道,将可停泊世界上最大货船(40万吨)。

以更开放、更宽广的视野和空间布局, 随着高铁、高速、新机场、航道改扩建等项目的加快推进,湛江正快速开启交通建设拓展的新纪元,实现脱胎换骨的变化,打造成为名副其实的综合性交通枢纽城市。

2)兴产业:

重大项目落户注入澎湃动力

湛江的天,蓝得纯粹;湛江的云,白得耀眼。

东海岛,中国第五大岛。蓝天白云之下,宝钢湛江公司的两座高炉巍然耸立。热轧生产线上,硕大、通红的钢锭在滚轴上川流不息,喷淋冷却之后瞬间变成型号各异的钢卷装车发货,这一幕让记者大开眼界。

以往,湛江发展,“困”在交通,“痛”在产业。

承载着湛江大工业梦想的宝钢湛江公司,是体现循环经济理念的中国钢铁“梦工厂”,也是湛江产业发展的新名片。

在全球钢铁行业不景气的大环境下,宝钢湛江钢铁项目逆势飘红,“自去年全面投产以来,我们的产品供不应求。精品钢产品供应华南地区汽车生产厂家等,还远销西班牙、巴西等地。预计2017年实现工业产值超300亿元。”公司宣传部相关人员引以为豪地介绍,湛江钢铁基地总投资628.1亿元,不惜投入60亿元环保节能资金,执行最严格排放标准,真正体现“绿色”钢城。

城以港兴,纽约、汉堡、东京、香港、新加坡等概莫能外。湛江港是中国大陆通往东南亚、中东、非洲、欧洲和大洋洲航程最短的港口,经济腹地横跨华东、西南、中南三大经济区域,运输成本优势明显,发展临港工业得天独厚。

以东海岛为主战场,湛江正聚力打造钢铁、石化、造纸三大产业“航母”,并以龙头带配套,构建高水平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

依托重大项目,建设配套园区,完善基础设施,聚集发展产业。目前,钢铁配套产业园区首期规划面积6300亩,已有60个配套项目落户,计划投资103亿元,已有39个项目建成投产。石化产业园区毗邻中科炼化项目,已有9个项目落户,其中3个项目已开工建设。纸业产业园区中,总投资76亿元的冠豪高新二期项目开始设备调试;投资150亿元的中国纸业项目计划下半年全面动工……

工业立市,港口兴市。

今年3月, 湛江市委书记郑人豪、市长姜建军履新后,“频道不变,持续发力”,两位主官思想高度统一,迅即开展了精准走访。中石化、中海油、招商局、华侨城、华润、格力、华为集团……走访活动进一步深化了湛江与央企、地企的合作,推进了湛江与珠三角的产业共建。

17日,湛江举行重大项目集中签约暨投资项目推介活动,一系列分量十足的重大项目签约,便是最好的佐证。

华侨城集团拟建环岛旅游公路,建设全球一流的滨海旅游示范区,总投资约千亿元;招商局集团设立百亿“港产城”融合发展基金,建设千亿大宗商品交易中心,打造“北部湾蛇口”;世界500强、德国石化龙头巴其斯夫拟做大做强湛江石化产业园区……喜讯接踵而至,湛江的发展迎来了新的春天。

3)抓改革:

提升振兴发展的软硬环境

“湛江和发达地区的差距,表面上是经济总量的差距,实际上是发展环境的差距。”

交通畅,产业兴,还要环境好,发展才快。 面对湛江的“短板”,湛江市领导直言不讳。

“湛江,决不能输在新一轮改革发展的起跑线上!”思路清晰,还需措施得力。 今年4月初,湛江市委市政府提出,将营造良好的政治生态环境,打造“在状态、有激情、敢担当、出实效”的干部队伍;打造优质的政务环境,当好企业“保姆”;创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为企业发展保驾护航,当好“保安”;以宽广的胸怀欢迎各方企业来湛创业,合作共赢。 

以“放管服”改革为主线,湛江新一届领导班子亲力亲为抓改革,狠抓宽松便捷营商环境的营造,扎实推进“一门式一网式”政务服务模式,全面优化政务流程,全力提升服务效能。

应进必进——48个行政审批部门进驻实体办事大厅窗口,进驻事项共649项。52个部门进驻市级网上办事大厅,进驻事项996项。

优化流程——将原来10多个环节优化为5个环节,办理时限压缩率达到62.49%。

创新审批方式——避免漫无边际的“公文旅行”,减少群众来回跑次数,今年上半年共开展容缺审批457次。

……

撸起袖子,甩开膀子,大显身手,大展拳脚。数据是记录重要变化的窗口,今年1-5月,全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314.42亿元,增长7.1%。港口货物吞吐量13471万吨,增长17.3%。

良好的营商环境,赢得各界点赞!招商局集团董事长李建红赞扬,“湛江已经成为投资热土和发展新亮点。”

良好的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湛江涉企收费项目由原来266项减少为94项,减幅66%。今年上半年,湛江新登记市场主体2.1万户,占市场主体总量的9.06%。注册资本总量2620.53亿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0.07%。

湛江,在新一轮的发展中面临着难得机遇——“一带一路”支点城市、北部湾城市群中心城市、粤西地区中心城市。机遇弥足珍贵,湛江人倍加珍惜。

齐心协力谋发展,全力以赴促振兴。伴随着一批重大交通基础设施项目加快推进,一批重大产业项目相继落户、建成投产,“硬环境”和“软环境”不断优化……湛江这座发展潜力广阔的城市,在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全市干部群众的奋力拼搏下,正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建设环北部湾中心城市”的目标任务,朝着大发展、大提升、大跨越的美好前景,奋楫前行。

编辑 程思玮

(作者:读特记者郑向鹏 朱良骏 刘秋伟)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