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大都市城市综合体日益增多,室内空间庞大复杂如“迷宫”,置身其中的人们有时摸不着北,在大商场迷路、地下停车场走错层、回来找不到车……车载、手机导航系统在室内没信号成了“睁眼瞎”,室内空间服务成为亟待解决的痛点,室内定位技术由此而生并撬动百亿级蓝海市场。
室内外导航实现无缝衔接
自20世纪60年代卫星导航投入民用,实时高精度导航应用于交通、授时、搜索营救等方面,改变人们生活的同时催动千亿产值。以中国北斗系统为例,预计至2020年导航业产值将达4000亿。
据了解,近十多年来,为了解决卫星导航“最后100米”的问题,谷歌、苹果、百度等多家巨头纷纷布局室内定位,各大研究机构一直在寻求技术突破,蓝牙、WIFI、ZigBee、射频、红外线、LED、超声波、地磁等室内定位技术层出不穷。然而,现实与期望总是相距太远。包括iBeacon在内的这些室内定位技术因设备、维护成本、稳定性、精度和兼容等问题,导致基于此类技术的室内导航系统难以落地。
以伪卫星定位为核心的室内导航技术,有望解决这一难题。近日,深圳市耀航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耀航)宣布,该公司自主研发的斯贝维空间服务系统,已攻克亚米级室内定位技术难关。
据耀航CTO万治民介绍,该系统采用双模伪卫星芯片,通过室内安装伪卫星星群,将GPS卫星导航系统延伸到室内,实现室内外导航无缝衔接,包括“室内伪卫星定位系统及方法“、“室内外导航的整合及导航方法”、“跨层路径规划方法“、”躲避障碍物寻找道路的方法“等多项核心技术都已申请国家专利。据介绍,现阶段车载用户室内定位精度已达到一米以内,普通手机用户室内定位精度在3米以内。未来,车载用户室内定位精度可达到30厘米以内。
室内伪卫星定位有望落地深圳
室内定位技术的落地给城市交通和智能停车市场带来的影响显而易见。
由于城市拥堵问题严重,智能停车平台已成为主流风投机构眼中的新宠。由于技术制约,至今鲜有智能停车平台能做到真正意义上的互联网车位共享。
深圳某智能停车平台负责人表示,其实早在2014年,众多“共享车位”平台就已悄然出现在北上广深等城市。现在的所谓共享车位应用由于导航技术有限,在室内难以精准定位,导致消费者本无法准确找到租赁车位。室内定位技术的突破,解决了点对点的精准供应,自然也就盘活住宅、单位乃至商业区域的大量空闲车位,实现车位资源真正的流动性。
对于很多大型购物中心而言,精准而稳定的室内定位导航技术不仅可以给商场用户带来跨楼层导航、找车位及反向寻车的绝佳体验,同时也意味着海量的室内精准大数据。一旦把室内位置、用户和服务相结合,室内定位必将成为移动互联时代最为重要的入口之一。
“通过室内数据挖掘,大型购物中心可以在室内精准导航、大数据分析、个性化营销、人员管理、物品管理等方面有更多想象空间。”耀航创始人李中传表示,目前已实现系统芯片化,与LED灯具结合,解决产品成本、场地布设等问题。包括一些智能停车平台和大型购物中心等都对室内定位导航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合作前景可期,已与相关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有望率先在深圳落地。
室内定位导航受热捧不无道理,其原因在于大多消费者希望获得稳定、精准、便利的商铺导航、停车场导航等服务。同时,精准营销、智能制造、机器人、无人医疗护理等行业也需要计算机能够在室内识别特定对象的位置。这些需求为室内定位技术带来巨大机会,使之成为导航和定位服务领域下一个百亿量级的蓝海市场,室内定位导航,必将成为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入口。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