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惠贷款突破2000亿!普惠科创双向驱动 深圳工行以匠心筑就特区发展新高度

00:18

深圳特区报

深圳市委机关报,改革开放的窗口

摘要

工行深圳市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五篇大文章”为遵循,创新构建多元化场景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将数字化转型与场景金融深度融合,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精准服务为特质的普惠金融新格局

四十五载初心如炬,奋力向前续写华章。今年,深圳经济特区迎来建立45周年。回溯特区起步之初的改革探索之路,工商银行深圳市分行(以下简称“工行深圳市分行”)的坚实助力始终相伴左右。四十余载风雨同行,工行深圳市分行以国有大行的责任担当,与特区同频共振、相融共生,融入了深圳经济社会的成长,印证了改革开放的辉煌,深度参与着这片热土的每一次成长蜕变。

捷报传来,工行深圳市分行秉持“不普惠 无未来”的发展信念,再谱发展新篇,实现历史性突破——2025年8月,该行普惠贷款余额成功突破2000亿元。从2020年初不足200亿元,到如今2000亿元的规模跨越,短短五年实现十倍增长,不仅彰显了国有大行坚守服务国家战略、赋能实体经济的初心使命与责任担当,更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重要时刻,以实打实的业绩成效,交出了一份分量厚重的金融答卷。

实践表明,深圳的发展与改革活力迸发。党的十八大以来,深圳进一步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现代服务业双重转型。科技创新主体的市场化成为新时代深圳创新区别于其他城市的重要标识,作为民营经济第一城,深圳孕育了万千市场主体。一批批高含金量的科技小微企业犹如破土新芽,将成长为深圳未来发展的支柱力量。工行深圳市分行紧贴深圳产业升级与经济转型的战略布局,将深圳率先引领、争取主动的改革精神一以贯之。深耕科技金融沃土,既为高质量发展筑牢根基,更悉心培育新质增长动能。

站在历史的高光时刻,工行深圳市分行不仅用数字刷新了一座城、一家行的速度纪录,更浓缩了国有大行在服务国家战略、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宏伟征程中的责任与荣光。工行深圳市分行有关负责人表示,坚持践行国家战略、着力服务特区经济是工行矢志不渝的使命。立足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5周年的新起点,工行将持续锚定实体,精准服务,为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尽其所能,在这片改革热土上续写金融高质量发展的时代新篇。

以“心”换“新”

引领普惠金融加速升级

深圳正加快打造全球标杆城市,近五年,工行深圳市分行将普惠金融深度嵌入深圳“20+8”产业集群、外贸出海、乡村振兴等重点战略场景,以普惠为底色,围绕科技、绿色、养老、数字,在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上持续发力,形成了具有深圳特色的普惠金融模式。截至2025年7月末,该行普惠贷款有贷户数超5.4万户,连续四年获评监管机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乡村振兴评价“双优”。

双轮驱动,勾画普惠金融新图景。在深圳这座创新之城,工行深圳市分行以内部机制创新与外部生态构建双轮驱动,蹚出了一条兼具深圳特质的普惠金融高质量发展路径。

内部机制上,该行构筑起“总-分-支”三级联动的立体化服务网络。总行以打造世界一流金融机构为目标,统筹推进数字化转型;分行成立普惠金融和乡村振兴工作委员会,设立专职事业部与乡村振兴办公室,组建小微企业融资协调专班;支行层面设24家小微中心,配套建设适配业务规模与风控能力的人才队伍,完善培训计划与职业晋升通道;网点层面打造39家“普惠金融旗舰网点”,实现除轻型网点外全覆盖,推动普惠业务“全员办、全网点办、全域办”。同时组建50支“普惠青年先锋队”,汇聚400余名党团员骨干投身政策宣导与客户对接;建立小微企业授信尽职免责机制,营造“敢贷、愿贷”氛围,全面激活服务动能。

向外则延展服务边界,融合“全行办”与“走出去”模式,创新“融资+融智+融商”三维体系,构建共生共荣的发展生态。融资端联动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创新“见贷即保”的“总对总”批量担保模式,稳居深圳市场规模首位;融智端深化政企平台合作,在政府线上平台嵌入服务入口,配套账户结算、代发工资等综合服务,借“三进活动”为企业送资金、政策、商机与管理方案;融商端全时段开放“环球撮合荟”“兴农撮合”平台,免费提供产品推介、供需对接与融资支持,举办十余场推介活动,持续丰富普惠服务内涵。

场景化思维,开辟普惠金融新途径。工行深圳市分行深入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以“五篇大文章”为遵循,创新构建多元化场景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将数字化转型与场景金融深度融合,构建起以科技创新为引擎、以精准服务为特质的普惠金融新格局。

深耕科创企业,定制化服务彰显优势。该行以助推“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依据研发实力、人才梯队、科创成果等核心要素,为科创小微企业“量身打造”智能化评分测额体系,构建科创客群预授信模型,创新“工银兴科贷”“园区e贷”等专属产品。积极响应深圳金监局号召,主动创新“三进”服务模式,作为深圳首批“园区贷”试点银行,依托与重点园区缔结战略联盟,通过“政府-企业-个人”联动机制,为园区企业提供全维度金融服务。

以金融科技为翼,“贷”动绿色金融提速。针对节能环保、新能源汽车等领域产业链上下游小微企业的融资痛点,该行运用数字信用凭据等创新金融工具,定制个性化融资方案为绿色产业精准“输氧供血”,持续加码对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产业的资金赋能。

聚焦养老金融,构建特色服务生态。依托深圳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定位,该行统筹政企银三方力量,加大对养老产业集群的信贷投放力度。今年成功落地首单“养老e贷”,为某专精特新养老企业授信900万元,成为特区特色养老金融服务体系的鲜活注脚。

以场景化思维构建普惠产品矩阵:针对小微企业融资“短、频、急”特点,依托“数据+模型”实现精准画像、自动审批与智能风控;为产业链上下游抵押物匮乏企业推出“智造贷”,以“依链+脱核”模式缓解资金压力;“e抵快贷”等线上产品支持多类房产抵押,满足企业经营与扩产需求。

数字化升级,打造普惠金融新体验。工行深圳市分行主动拥抱数字化转型浪潮,锚定数字工行(D-ICBC)建设方向,深耕数据资源挖掘,以大数据与AI技术为普惠业务注入动能,为小微企业提供“随时随地、触手可得”的金融服务。

“业务上线迁移改造后,小微企业贷款流程愈发便捷高效。”工行工作人员介绍道。该行自主研发的“普惠金融智能营销入口”,将客户画像与行内外数据标签深度融合,实现普惠产品精准匹配,降低客户认知成本,为普惠服务下沉搭建起高效线上通道。推出的抵押业务全流程一站式服务,将单笔业务时长从17小时压缩至8小时内,为小微企业主带来“一点即达、一触即贷”的融资新体验。数字化赋能普惠的价值不仅体现在融资效率提升,更渗透于风险防控环节。“红黄绿灯”智能化风险监测体系融合专家经验与数字技术,破解企业信息不对称的行业难题,同步提升服务质效与风控水平。

此外,该行创新构建企微分支行协同运营模式,应用于企业微信生态,借助AI智能问答赋能基层客户运维,高效开展小微客户营销、还款提醒、续贷办理等全流程服务,获评总行“集中运营”示范模板。

这种“线上化、智能化、场景化”的服务新范式,既打破银企信息壁垒,更让普惠金融真正实现“随时随地、触手可得”的服务愿景。

敢于破局

赋能科技金融高质发展

当前,深圳正加快建设具有全球重要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金融作为科技创新的活水,不断以创新的金融机制和产品,破解科技企业融资难题,加速技术成果转化和产业化,点燃高质量发展新引擎。工行深圳市分行聚焦科技企业“融资贵,融资难”的困境,创新评审机制,打造覆盖生命周期的产品矩阵,为科技企业注入金融活水。截至2025年6月末,工行深圳市分行科技企业贷款1719.6亿元,信贷客户6502户,科技企业贷款增量占公司贷款增量比重超33%。

创特色评审体系,为企业高效赋能。针对科技企业“重技术、高研发、轻资产”的发展特征,工行深圳市分行勇于突破传统信贷模式的桎梏,将信贷评审的核心理念从“押得住”的固有思维,彻底转向“看得准”的创新导向。该行独创的“三位一体”特色评审机制,弱化了对企业当期营收、利润等短期财务指标的过度考核,转而将目光聚焦于更能彰显企业未来价值的关键维度——核心人才团队的构成与稳定性、持续迭代的研发创新能力、专业投资机构的认可度,以及知识产权的核心含金量与转化潜力等,以此精准捕捉科技企业的成长内核。

某企业作为一家深耕光电子领域的科技公司,虽拥有强劲的科技实力与前沿技术储备,但这些难以用传统标准衡量的“硬核技术”,在过往融资模式中往往无法被视作有效的“资产”,导致其融资之路屡屡碰壁。而依托工行这套专业精准的评审机制,从分支行联动开展深入尽调,到中台专家团队派驻现场专项审查,再到科技金融贷审会高效审议并“一锤定音”,整个授信流程仅用了不到15个工作日便顺利完成,为企业及时注入了发展动能。

如此快速的审批效率,背后不仅是工行深圳市分行对科技产业进行的“把脉式”深度调研与精准认知,更是其凭借专业评审体系“看得准”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坚实底气,让真正具备成长潜力的科技企业摆脱“轻资产”的融资束缚,在创新赛道上加速前行。

造“全周期”产品矩阵,提供多元支持。今年3月,人民银行深圳市分行联合八部门印发《统筹做好科技金融大文章支持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行动方案》,聚焦支持“两重两新”、优化科创领域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融资服务、提升科技金融服务强度和水平等,探索科技金融更多“新解法”。

工行深圳市分行积极响应号召,聚焦科技企业股权和知识产权两大核心资产,打造了覆盖企业全生命周期的“科创产品族群”,不断破圈,链接资源,构建“科创朋友圈”。一方面,帮助企业将“知产”变“资产”。从落地深圳首笔著作权质押融资,到推出标准化的“科知贷”,持续提升知识产权金融助企质效。另一方面,充分发挥深圳创业投资集聚优势和资本市场枢纽功能,为创新主体提供股权和债权衔接联动的融资服务。从与深交所常态化联合举办投融资路演,到与深资本共同组建20亿元“深圳深投控工融科创私募股权投资基金”,工行深圳市分行不断促进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推动“科技-产业-金融”的良性循环,实现金融和科技“互促双强”。

这一系列举措,不仅为深圳打造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注入了强劲的金融动能,更以国有大行的担当与创新,为科技金融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可推广的“工行方案”。

塑数字化运营底座,提升金融服务精度与广度。近年来,在深圳这片创新高地上,科技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金融服务也面临挑战:服务覆盖难题、尽调流程冗长、风险控制难控制等。面对这些难点,工行深圳市分行率先按下业务流程数字化“加速键”,以科技赋能金融,不仅实现了对企业诉求的快速洞悉,更将金融服务的触角延伸至更广阔的领域。

此前,一家深耕前沿技术领域的科技企业便享受到了数字化转型的红利。通过工行搭建的智能识别系统,该企业被精准标记为重点推荐客户。依托大数据构建的企业画像模型与动态风控体系,系统实时输出全面的准入评估信息,让金融服务从“被动等待”转向“主动匹配”。短短数日,企业不仅高效获得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更收到了量身定制的国际结算方案与代发工资服务包,实现了“融资+服务”的一站式满足。据统计,该平台自上线以来,已为超过130户新拓展的前沿硬科技企业完成高效审批,成为科技企业成长路上的“金融助推器”。

与时代共振,与深圳共兴。从“敢想敢干”的拓荒探索,到“先行先试”的破局领航,工行深圳市分行始终以金融活水润泽城市肌理,将服务的深度与温度融入深圳的每一次脉动、每一寸土地。

南海潮涌,奔流不息;改革征途,步履铿锵。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工行深圳市分行壮志踌躇,初心如磐,以“敢闯敢试、敢为人先”的特区精神为墨,以深入推进深圳综合改革试点为卷,奋力书写高质量发展的大行担当,为这座城市、这个时代注入更加澎湃、更加持久的工行力量。

编辑 张琳曼 通讯员 刘昕明 周悦

一审 麦苗茵 二审 杨乔博  三审 李天军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