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篇《如何在北京拥有一条以自己命名的路》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中称,一位名叫葛宇路的学生于2013年起就在地图上寻找没有命名的空白路段,然后贴上自制的“葛宇路”路牌。接着就被高德地图等软件收录,这条本来无名的道路就能够以“葛宇路”这个人名来命名。
据了解,双井街道办事处证实,网络这条道路确实目前还没有正式被命名。北京市规划委员会工作人员介绍,个人不可以私自命名道路,应由地名办公室负责道路取名。根据《北京市地名管理办法》相关规定,一般不以人名作地名。
记者从城管部门获悉,13日城管部门将对该路段上的“葛宇路”的路标进行清除。
【早前报道】
葛宇路:命名街道是艺术创作 希望路名保留
作为中央美术学院的一名硕士生,葛宇路同学成功地用自己的名字为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的一条道路“命名”了。
葛宇路:发现了自己名字和道路的巧合,早期作品中就进行了涂鸦。之后,有老师和一些周边居民开玩笑地说,那这条路的名字是不是就改了。然后也有老师和我讨论,这其实是个有意思的作品,因为它提供了实用功能。之后,我就把作品在北京进一步升华,付诸实践,逐渐形成了现在人们大概都了解的这件作品——“葛宇路”路牌。
最早的作品有很多批评的声音,当时也惹了很多事。我也想借这个公开的渠道,跟过去那些同学说一声对不住。当时我也为涂鸦的行为善后,承担责任。事后的清洁工作都由我本人完成,这个我一定要解释一下,没有把责任甩给其他人。
对于我自己,它是一件艺术作品。对于认识我的人来说,这是可以引人一笑的谈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这个作品仅仅是功能性的产物。快递、交通罚单、打车等等,路牌的使用也的确为大家提供了便利。
我希望这个作品可以作为逗人一笑的便利设施,能顺其自然地保留下来。这个作品现在已经不属于我了,属于周围的居民,属于大家。我希望它能继续留在那个地方,继续提供便利,让大家能够从中获得一些启发,用独特的方式思考自身与城市的关系。
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