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也要“持牌上岗”,张德聪教授进校园讲解父母情绪的调整与管理

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于敏
2020-06-10 19:48
摘要

开展“后疫情返校的心理调适——TATA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校园”第三讲,为东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解析“父母情绪的调整与管理”。

6月6日晚上,新苗国际文化交流学院TATA SCHOOL家庭教育,携手台湾师大教育与心理辅导研究所博士张德聪走进东莞外国语学校,开展“后疫情返校的心理调适——TATA家庭教育公益讲座进校园”第三讲,为东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们解析“父母情绪的调整与管理”。

家庭是孩子学习情绪的第一场所,父母对子女情绪智能的发展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如果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得到父母适当的教导,其情绪智能便可与日俱增,对个人的情绪健康、人际关系和成就有重要的帮助。

张德聪与家长和老师探讨了情绪之本质、情绪之自我觉察、情绪调整与管理等内容,为家长和老师带来了极为丰富的家庭教育经验。他首先提出,父母的行业是天下最辛苦的,常常是“养儿一百岁,长忧九十九”,是“甜蜜的负担”。例如爱迪生的母亲将爱迪生从一个有精神障碍的小孩改造为世纪的天才,由此告诉家长们“一句正面鼓励的话能够帮助改变一个人的命运”。

父母的情绪从何处来?他表示,主要来源于子女身体疾病、子女生活习性、子女学业、子女老师以及各种比较。“在纠正子女生活习惯方面,要避免过早让孩子体会无助感,应该帮助孩子一点点进行改变,不断累积,从而达到质的变化。在子女的学业上,达到目标即可,勿强求超出目标之外。”张德聪说,比较也是自己与自己比较,自己有进步即可,无需与他人进行比较。“永远支持,永远教育,永远加强”是家长和老师需要共同做到的,好行为需要立即加强。

父母家长还要注意,让小孩学会自我管理,减少亲子冲突,夫妻之间对于孩子教育需要共同配合。遇到隔代交予时,需提前达到共识。至于子女的生涯前途,宜和子女共同面对,而非强迫子女意愿。“后疫情时期,也要格外注意孩子的心理和情绪状况。”

一位家长写下听完讲座的心得

张德聪还分享了情绪自我察觉的方法,包括托球法、四方格法、压力量表、生理测量法、压力反应记录法,并教授家长与老师情绪调整与管理的方法,包括疏泻法、替代法、升华法、停止法、观察法、正向成功经验法、分享法、亲子沟通法、夫妻沟通法、家庭会议法、肌肉松弛法、资源法等等。

听了此次公益讲座后,东莞外国语学校的老师和家长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讲座在家庭理念上给家长和老师带来了帮助和指引,希望之后仍有机会进行进一步的分享。

编辑 昌慧

(作者:读特记者 冯庆 通讯员 于敏)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