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黄竞德从台湾的永丰银行辞工时,很多人都以为,这是一次正常的离职;家人也相信,他完全有条件在台湾找到一家很好的公司做财务。
但是,大家都错了。
其实,黄竞德心里早已萌生一个更大的想法:离开台湾,去海峡对岸继续找寻自己的梦想。于是,33岁的黄竞德来到了祖国大陆的东莞市。
黄竞德说,他很庆幸自己7年前的那个决定。
把物科技产品“油垢狠”推广到大陆
从台湾到大陆,两地生活习惯、制度、文化都有很大的差异,水土不服可能是每个台湾青年刚到大陆要克服的第一道关口。黄竞德也不例外,只去过上海的他,认为大陆所有城市都跟上海一样,况且7年前的东莞市环境确实算不上理想。
在环境优美、生活便利的台湾大都市长大的黄竞德,眼前的巨大反差确实给了他深深的失落。不过,他很快就调整好心态:这只是暂时的,一切都会好起来。
没想到,克服了生活上的水土不服,市场环境的差异也让他尝试了首次创业失败。原来,2010年来到东莞后,自认为弹琴还不错的他同朋友在东莞市樟木头镇开了家琴行,但经营状况并不理想。两年后,他和朋友就把琴行关了。
创业失败后,黄竞德想给自己一段适应的时间,经朋友介绍去了一家企业做财务。黄竞德一边凭借工作优势,细心钻研大陆财税知识,一边参加当地的一些聚会和各类协会组织的交流活动,融入大陆生活圈,让自己的想法更接“地气”。
2016年,黄竞德认识了现在的合作伙伴刘博士,刘博士当时想把自己在台湾研制的产品推广到大陆,亟待找到一个熟悉大陆市场的合作伙伴。黄竞德说,本来刘博士是找到自己的一个朋友,正巧朋友还有其他的规划,于是就把黄竞德引荐给刘博士。经相互了解,发现两人背景经历很相似,都有银行工作经历,而且刘博士还做到了银行行长的位置,可谓资历丰富;刘博士也看中黄竞德的人品和背景经历,两人一拍即合,达成合作意向。
于是,刘博士和黄竞德在东莞台湾青年创新创业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台青服务中心”)注册成立东莞娜雅贸易有限公司,黄竞德出任总经理,准备把在台湾研发制造的生物科技产品——油垢狠(一款日用清洁剂)推广到大陆。
黄竞德说:“目前大陆市面上的油污清洁剂,都含化学物质,对水资源造成污染,市场对我们这种产品是有需求的,我们现在要做的是,如何让大陆消费者能够快速认识到这个产品。”
黄兢德告诉记者,目前,他们正在建微商城,很快就能上线测试,并且已经同一些学校食堂、连锁餐厅建立合作意向。能够取得学校、连锁餐厅的通路,还要得益于台青服务中心的积极支持,帮助联系资源,拓展通路。这次创业要比7年前条件好很多,正好很幸运地赶上了大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大陆各地有关方面也采取了许多积极措施,为台湾青年实习就业、创业创新搭建平台、优化环境、提供便利。
黄竞德入驻的这家台青服务中心,就是东莞政府极力打造的台湾青年创业平台之一,成立于2016年8月。该中心面向所有来大陆创业的台湾年轻创业者,只要你的创业项目符合中心的申请标准,就可以申请入驻,中心免费提供办公场所,还有配套的住宿公寓,不收取任何租金,只要付每月140元人民币的物业费和相应水电煤使用费,而且对创业项目从人力、物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大力支持。
“我们的项目已获得中心20万元人民币的资金支持,目前已经到账70%,这对我们的通路建设简直是雪中送炭。”黄竞德说。
台湾青年应到大陆工作再创业
黄竞德告诉记者,大陆经济发展一日千里,台湾的经济和薪资却长期陷于停滞。每次回到台湾,他都会被这巨大落差所冲击。身边很多朋友还沉浸在所谓的“台湾小确幸”中而完全不自知,看着新闻里每天播放的“阿毛阿狗”的事,聊着某某明星最近又在哪开了场演唱会,外面世界的变化好像事不关己。因此,每次回到台湾和朋友聚会,他总是和他们多分享一些自己在大陆的经历,希望对他们有所触动,也能走出目前安逸的生活圈。“再不出去,青春都被废掉了。台湾经济现状现在只适合养老,大陆有市场,各地现在又有这么好的创业平台。台湾青年要拿出父辈们的敢拚敢闯的精神,给自己一个不后悔的人生。”
来大陆这些年,黄竞德也看到大陆青年的快速成长,台湾青年在创业方面与大陆的年轻人比有一定的劣势:一是因为台湾人的性格相对保守且缺少“狼性”,在竞争残酷的创业环境里不具备优势;二是由于互联网环境的差异,台湾创业者在本地化方面经验不足。
黄竞德说,台湾青年想到大陆创业,最好先到大陆工作,熟悉环境,累积经验和人脉,再自行创业。如果已经有好的项目,可以选择入住像东莞台湾青创业中心这样的创业平台,不仅省去很多注册、税务、法务的麻烦,还可以得到很多辅导和各类资源,是新进入者不错的选择。除了经验,资金、人脉这些创业必备的资源外,一个好的心态更为难能可贵。
创业有很多不确定的因素,每一天都可能有新的事情发生,到现在,黄竞德也不敢保证目前的通路模式就一定顺利。但他相信,路都是人走出来的。“你只有去走过,才知道行不行,不行就停下来调整。何况年轻人最大的资本就是输得起,跌倒了,爬起来调整方向再来一次!”
见习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