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严吴婵霞 著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9月版
本书作者是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教育名师,她从鲁迅的童年青年经历,生活时代儿童文学的情况和发展,文学观、教育观,以及与当时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的交流和影响等方面入手,分析了鲁迅本人及其思想对中国儿童文学发展所起到的影响和作用。本书既是视角独特、材料丰富的中国儿童文学研究著作,亦给鲁迅研究打开了新的研究角度,堪称一部鲁迅对中国儿童文学影响的直言书。
《他山之石:鲁迅读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陈漱渝 姜异新 编领读文化·天津人民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鲁迅的作品并非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他生前明确说过自己“所仰仗的全在先前看过的百来篇外国作品和一点医学上的知识”。陈漱渝和姜异新两位学者历经30余年孜孜不倦的探寻,精编出本书,带领读者一起读鲁迅读过的书,为我们进一步了解和研究鲁迅提供了重要的依据。本书收入了鲁迅曾经读过的果戈理、普希金、莱蒙托夫、屠格涅夫、契诃夫、莫泊桑、爱伦·坡、雨果、夏目漱石、克尔凯郭尔、王尔德等人所创作的38篇作品,同时收入多幅鲁迅亲手绘制花边及多幅精美插画。
《论鲁迅的复调小说》严家炎 著 出版社:新星出版社 2021年8月版
本书为新星出版社日前推出的十卷本《严家炎全集》中的一卷,之前曾推出过单行本。严家炎先生是著名的文学史家、文学评论家,本书是其论述鲁迅小说和鲁迅思想的论文集,从多种角度切入,深入探讨了鲁迅的思想与小说艺术,解读了与鲁迅复调小说相关的一系列问题,不仅较充分地论述了鲁迅的小说,对其成就和特色做了一系列新的阐发,对鲁迅思想特别是晚年思想的深刻性也进行了不少新的开掘和研究。
《鲁迅:大先生,小日子》菜馍双全 著 作家出版社 2021年7月版
本书不同于一般意义上的传记,它不拔高,不溢美,不立场先行,而是将视角聚焦于鲁迅先生的生活。作者历时五载,深入挖掘鲁迅史料,从历史深处打捞各种细节,还原鲁迅的本来面目。本书内容丰富,从饮酒、抽烟、看电影、下馆子、搞收藏,讲到租房、交友、育儿、爱恨情仇等等,涉及鲁迅方方面面,作者借助于扎实的史料,还原出一个性格鲜明、深刻峻冷、幽默有趣的鲁迅。
《地狱彷徨:解读鲁迅<彷徨>》孔庆东 著 北京大学出版社 2021年6月版
与一般鲁迅研究者主要注意那些便于总结的、粗线条的思想不同,北京大学孔庆东教授用鲁迅般的敏锐,逐篇、逐句解读鲁迅小说集《彷徨》的11篇作品,从写作手法、思想深度等多角度剖析鲁迅小说的四个“别致”——“陌生的熟悉”“无事的悲剧”“黯淡的辉煌”和“绝望的新生”,剖析其中的细节与深意,和那些最复杂的、和人生有关的问题。同时作者通过文本,指出鲁迅对“真”的重视,为我们还原出一个“活生生”的鲁迅。
《鲁迅的饭局》薛林荣 著 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021年3月版
本书以时间为顺序,详细记述了鲁迅自1912年来到北京至1936年在上海去世的24年里所参加的重要饭局。深挖并撷取史料中相关部分,梳理鲁迅整个生活概况、创作心理、文人交往等,勾勒出鲁迅在文学史之外,更为真实更为立体丰满的文人形象。同时以鲁迅为原点,辐射当时的文学大家甚至文学事件,为读者展现了身临其境般的民国生活现场。
《花甲录》[日]内山完造 著 刘柠 译 九州出版社 2021年1月版
本书由鲁迅的挚友内山完造撰写,不仅是内山完造的个人史——自出生到从上海回国的六十年回忆,从中也折射了从十九世纪末至“二战”结束的日本现代史、社会世相史和中日关系史。内山完造视中国为自己的“第二故乡”,他1917年至1945年在上海经营内山书店,吸引了中日两国各界视线,其影响力远远溢出文化圈,陈望道、欧阳予倩、田汉、郁达夫、郭沫若、沈雁冰、柔石、萧军、萧红等都是书店的常客,而鲁迅更是书店最著名的书客。内山完造和他的书店,不啻为严峻时代中日关系最坚实的桥梁。
《诗人鲁迅》顾农 著 人民文学出版社 2020年10月版
本书是关于鲁迅诗作的集中释读,包括新旧体诗、散文诗集《野草》,其中《野草》研究很有心得;而对于鲁迅的旧体诗,得益于作者研究古代文学的功力,释读写得格外有心得。作者几十年研究鲁迅,水平高、有识见,解诗特色在于诗史互见、诗文互证,诗注生平、诗解生平。可以说,本书是收录鲁迅诗作最全的著作,除了鲁迅所作的旧体诗、散文诗、新诗,还有鲁迅的译诗,以及鲁迅与诗相关的活动研究。
原标题:《多方视角下的大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