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没觉得公安民警这么亲近,现在有任何情况都可以在微信群里反映,民警很快帮忙解决。”在东莞市莞城北正路经营服装店已有5年的刘女士表示,手机里多了社区民警的联系方式,让她感到很有安全感。如今,市民群众见到民警不再陌生,寻求警方帮助也有了更便捷的方式。
一直以来,东莞市莞城公安分局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的同时,积极营造和谐稳定的警民关系,通过一系列举措,让民警走近群众,让群众了解民警,进一步提升群众的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的满意度。
社区民警下基层任职,帮助群众办好实事
目前,莞城共有来自3个派出所的16名社区民警,他们的主要职责是收集社情民意、联系群众工作等。社区民警每天穿梭在辖区的每个路段巡逻走访、排查隐患、宣传安全防范知识、落实“二标四实”工作。社区民警情系群众,深入社区基层,以实现“发案少,秩序好,社会稳定,群众满意”为工作目标。
从今年4月开始,8名社区民警还兼任8个社区的党工委副书记,他们不仅要协助社区抓好社会治安防范、广泛收集社情民意、协调化解矛盾纠纷等基础工作,还要参与社区建设,进一步推进社区警务工作。
城南派出所民警卢伟文参与公安工作已有30多年,作为一名基层民警,卢伟文是群众闲话家常的“贴心人”。虽然平日里与群众打交道多,但在兼任了创业社区党工委副书记后,卢伟文表示,如今要兼顾的已不仅仅是公安工作的范围,只要是群众所求,自己都会密切关注,尽己所能帮助群众解决矛盾纠纷、消防问题等大事小事。“可以利用社区的平台更好地、更便捷地帮助群众办好实事。”卢伟文说。
建警事便民微信群,畅顺沟通渠道
“有个陌生男子走进店铺里面向我们要钱!”“我们马上派民警过去……”5月20日,市桥警务室的警事便民微信群里有商铺店主反映,有一名男子正在北正路一带沿街入铺,拦住商铺店门,并使用恐吓言语索要金钱。
市桥警务室民警赵德尧看到后,第一时间回复店主诉求,了解事情经过。随后,赵德尧立即带队前往北正路将该名男子带回派出所作进一步调查处理。
警事便民微信群是市桥警务室为了方便商户与民警联系,及时了解辖区各类警情,根据辖区商户的分布情况,组建的商圈微信联络群。“在警事便民微信群上,群众有任何情况都可以在线上交流。”赵德尧表示,组建警事便民微信群的初衷,是考虑到有些小案件群众因觉得麻烦而不报警处理,警事便民微信群则方便了与群众的沟通联系。目前共组建了3个警事便民微信群,接下来将在辖区其他商圈路段组建更多的线上联络群,继续加强与群众的联系。
莞城公安分局在各个警务室门口都公示了社区民警的联系电话和微信二维码,社区民警正逐渐走进群众的心中。
为了畅顺与群众的沟通渠道,除了组建线上联络群,在线下城南派出所还在辖区1个商圈和2个住宅小区设立“民生驿站”。“民生驿站”由社区民警、社区工作人员、物业管理处、业主委员会,以及部分群众组成,定期举行座谈会了解群众的需求。
铭可达商住中心物业主管陈永胜告诉记者,早前小区有对夫妻发生矛盾闹跳楼,民警不仅当场协调解决,事后也一直跟进这对夫妻的情况,消除了后续隐患。陈永胜表示,自从有了“民生驿站”,与民警联系更加密切,因保持长期的联系,不管是矛盾纠纷、小区噪音问题、停车难题等都能一起商量解决,让很多矛盾在萌芽期就得以及时化解,为小区创造了良好的治安环境。
每周一场“双提升日”活动,加强警民互动
为切实提升群众安全感和对公安工作满意度,莞城公安分局每周以多形式开展“双提升日”活动,通过走进社区、商圈等,听民意、知民情、解民难、暖民心、促提升,积极拉近群众距离,及时了解掌握群众所遇到的困难,建立莞城公安良好形象。活动共涉及6项内容,包括开展“听声音”走访;开展 “大走访”活动;开展防诈、防盗、防抢等主题宣传活动;开展“微笑服务”;开展“义工服务”;开展步巡防控。
从今年4月16日开始,莞城公安分局于每周四开展“双提升日”活动,截至目前,共开展了24场活动。各派出所结合各自辖区的实际情况,通过设置宣传咨询点、悬挂宣传横幅、派发宣传单张、上门走访、座谈交流等形式开展活动。如在人流较多的地方设置摊位,派发以案说防等宣传单张;走进商圈,以座谈的形式向企业员工宣讲防范电信诈骗、防盗窃、防火灾等安全常识等,提高广大市民群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和应急能力。活动期间,民警与群众拉家常、聊社会治安、聊复工复产经营状况,关心群众日常生活生产等,进一步加强了警民互动,密切了警民关系。
编辑 周宏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