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岗区第四套文学丛书面世引读者好评

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虞宵 文/图
2017-06-25 15:27
摘要

第四套龙岗文丛于今年五月“惊艳”亮相,并于6月23日走进龙岗图书馆报告厅,与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读者见面并现场签赠,12位本土作者与在场的近百名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和写作经历。

日前,一套装帧精美、散发着油墨清香的深圳龙岗文学丛书新鲜出炉,引发读者一片好评。由广东省作协及深圳市作协指导,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扶持,龙岗区文联主办,龙岗区作协承办、花城出版社出版的第四套龙岗文丛于今年五月“惊艳”亮相,并于6月23日走进龙岗图书馆报告厅,与广大文学爱好者和读者见面并现场签赠,12位本土作者与在场的近百名读者分享了自己的创作体会和写作经历。

据了解,本套丛书共收录了十二位龙岗本土作者的作品,涵盖小说、散文(非虚构)、诗歌、评论、戏剧等体裁,作者年龄跨越五、六、七、八年代,来自各行各业,当中有自由撰稿人、民营企业经理、工厂蓝领、教师、基层干部、媒体人等,主要来自龙岗区的布吉、横岗、龙岗、南湾、龙城等街道。12部作品分别是张夏小说集《绿灯记》、梁卫平小说集《我不是天使》、薛丽娜长篇小说《囹圄》、江飞泉诗歌集《今夜万物安睡》、陈少华诗歌集《城市.乡村.铁》、包国军诗歌集《露珠照亮家的方向》、晏烈春长篇非虚构《春儿在深圳》、虞宵散文集(非虚构)《越人城记》、张旭散文集《醉时光》、赖海京散文集《海之韵.圳之深》、胡艳丽评论集《慢饮时光》、陈小澄戏剧集《拯救地球恐龙》。

其中张夏、梁卫平、江飞泉、陈少华、晏烈春、张旭、赖海京、胡艳丽八位作者均为第一次出版个人专著,他们表示,龙岗区委宣传部、区文联支持和鼓励本土作家创作和出版,让他们倍受鼓舞,未来,他们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关注生活,关注社会,以火热的创作激情,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的优秀作品,助力推动龙岗区“文化崛起”。

据了解,龙岗作协成立于1996年,正式登记于2013年6月,自成立以来,吸引了大批文学爱好者加入,现有注册会员60人,登记会员二百余人,社区、学校、企业的文学爱好者一千余人。在省市作协、龙岗区委宣传部、龙岗区文联的大力支持下,由龙岗区宣传文化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建立起重点作品出版扶持常设机制,迄今已推出龙岗文丛四套。

本次文丛出版旨在扶持本土作家,挖掘写作人才,打造龙岗的文艺精品佳作。下一步,还将组织本土作家走进社区、学校、企业,与辖区文学爱好者一起交流、研讨、分享,进一步提升辖区的文学创作水平。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通讯员 虞宵 文/图)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