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考试拿高分?挑灯苦战不如睡得规律!
读特记者 徐丽
2017-06-21 15:35

多少个挑灯苦战到凌晨,只为了在第二天早上考试的时候多答对几道问答题。

但其实,这是一个极大的误区啊!

最近一项针对大学生和他们的睡眠习惯的研究显示,那些没在固定的时间睡觉和起床的学生,更有可能获得较低的分数。这项研究最近公布于美国科学报导期刊上。

在这个研究中,61名哈佛的学生在网上连续三十天进行了睡眠习惯日记。研究者在其中发现了两个群体:一个是规律睡眠的,睡觉起床都固定时间,一个是不规律睡眠的,每天睡眠习惯都不一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这两个群体中有几点非常不一样,包括他们的GPA也非常不同。用特别的数值(从0-100)来计算学生睡眠规律性。那些非常不规律睡眠的学生则被打上无比接近0的数值,那些睡眠非常规律的学生则被打上无比接近100的数值。研究发现,该数值每提升10,该学生的GPA平均提高0.1。

安德鲁•菲利普是这项研究中的领导者,也是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医学系的副教授,他说那些睡眠不规律的人会导致褪黑激素分泌的延迟。

“我们的身体里有一个生物钟,帮助我们去控制身体各项机能按时的生理运作”,他说,“对于生物钟来说有一个重要的标记就是褪黑激素。通常,在晚上,我们的生物钟就会发出指令要在夜里释放褪黑激素。”

取决于褪黑激素什么时候分泌,这可以帮助身体去设定睡觉和起床的规律。所以对于睡眠不规律的人来说,褪黑激素晚上会分泌的比较晚,把生物钟也推后了。菲利普也发现,对于那些睡眠不规律的人来说,他们的生理节奏平均晚了约三个小时。

查尔斯•蔡斯勒博士也是这项研究中的负责人之一,同时也是美国波士顿一家医院的院长,他描述称生理节奏的延迟会让人感觉自己仿佛处于另一个时区。

“这也就是说,如果这个学生有一节早上八点的课,但其实他的生理时钟却是早上五点”,他说,“就好像他们正在从美国东海岸时区飞往太平洋时区。”

睡眠不规律的人被证实在白天见到“光”的几率比较少,反而在晚上比较多。这些“光”不仅仅是指太阳光,还包括课室里的日光灯、手机或其他电子产品所产生的光。

“我们知道人的生物钟对光非常敏感。你接触到光的习惯也影响着你的生物钟设定。”菲利普指出。

图片来源于网络。

克丽丝•克鲁森是美国西北大学睡眠医学的副教授,也是一位睡眠习惯与健康研究的专家,她说这项研究强调了睡眠问题中很重要却不为通常人们所想到的一个方面:规律性。

“更多的关注都投向了睡眠的质量和数量,当然这两个也重要”,克丽丝没有参加这项最新的研究,她总结道,“但是睡眠的规律性和睡眠的定时性,也同样对于研究睡眠健康来说很重要。”

但是,无论是克丽丝,或者是查尔斯和安德鲁,都指出,现阶段的研究并不能够说明,不规律的睡眠完全一定导致成绩差,尽管这个是非常有联系的一个原因。

对于那些想要改善睡眠习惯的人,建议确定一个合理的入睡和起床时间,另外尽可能每天去上同一个时间的早课将更有助于维持这个睡眠习惯。

查尔斯博士说,“这个研究是为了证实并传递,每个人并不一定要像一双鞋子一样,一模一样。早点睡对睡眠习惯来说并不是必要的,如果你每天凌晨两点睡觉上午九点起床,只要你维持这个规律,也是没问题的。”

见习编辑 郑蔚珩

(作者:读特记者 徐丽)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