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知道深圳,那是个高新科技发展得很快的城市。”19日,在中国(深圳)——埃塞俄比亚贸易投资推介会暨深圳精品展示会现场,埃塞俄比亚的当地企业家穆勒·阿里在看完现场展示的展品后,他用“fantastic”来形容眼前的一切。阿里告诉记者,他来现场观展,是希望能与深圳企业家展开合作,发掘一批适合当地市场的产品。
与阿里一样,很多来自东非国家的企业家对技术水平高、精致亮眼的“深圳制造”连声叫好。当日,在埃塞俄比亚首都亚的斯亚贝巴举行的深圳精品展示会,超过70家深圳企业、2000件展品现场亮相,涉及电子行业、智能装备与可穿戴设备、新能源、生物医疗、珠宝钟表及服装等领域。
展会现场人气“爆棚”
记者现场看到,超过500平米的展出现场,根据行业类别分为消费电子、健康医疗,新能源节能环保、钟表眼镜、服装、内衣等区域。展览不仅吸引埃塞俄比亚本地企业家前来,还有大批来自肯尼亚、坦桑尼亚、莫桑比克等东非国家的企业人士前来观展,现场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工作人员忙得应接不暇。
一位电子产品行业人士塔德赛·勒玛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及手提电脑展区研究了很久,对这些产品显示出浓烈的兴趣。他说,他是电子产品生产商,需要大规模生产电子产品,有着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缺乏技术。“深圳科技水平一流,这次来就是想寻找合适的深圳科技企业合作,为我们提供一些先进的技术,提高生产电子产品的效率和规模。”他表示,相信展会可以为公司带来商机。
多位非洲企业代表,在与深圳商家洽谈的过程中表示,此次展会产品多样、内容丰富,为中非之间搭建了一个优秀的交流与对接平台,希望能与更多深圳的企业产生更多合作机会,共同发掘商机。
行业翘楚擦亮深圳招牌
此次组团来到埃塞俄比亚的深圳企业,不乏行业“领头羊”。通讯行业的中兴通讯、传音控股,电视行业的创维,医疗器械行业的迈瑞,以及内衣行业的安莉芳、维珍妮等优秀企业。
在非洲市场占有率极高的的深圳传音控股,旗下TECNO手机是非洲民众心中的“明星产品”。非洲城市街头,TECNO的招牌随处可见。2016年上半年,TECNO出口量为3286万部,雄踞国内手机出口榜首。传音制造(埃塞俄比亚)有限公司高级副总经理俞卫国告诉向记者,该公司很早就布局及深耕非洲市场,目前在埃塞俄比亚拥有两个工厂,1600位员工,每月可生产100万台手机。“非洲市场需要的是具有性价比的产品,因此深圳企业来寻找投资机会时,需要做好本地化工作,贴近本地消费者需求。同时,要结合自身的优势,做好前期调研。”
老牌电视厂商创维带来多款智能电视。创维集团的周世民说,自创维去年进入埃塞以来,已在当地开办组装工厂,目前产品赢得当地消费者喜爱,销量持续增长。“在埃塞俄比亚、肯尼亚等经济相对较好的国家,消费电子很有市场。”但他也坦言,中国制造刚开始进入非洲市场时,当地消费者不太熟悉,品牌宣传也缺乏力度。“在加强售后服务和品牌宣传后,非洲消费者对中国制造、深圳制造的接受度越来越高,创维将因地制宜,开发出更多性价比高、适合当地民众的产品。”
深圳内衣品牌赢得青睐。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此次携安莉芳、维珍妮、都市丽人等十余家内衣企业前来参展,产品得到当地消费者的喜爱。深圳市内衣行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峰伟表示,“深圳内衣舞动世界”的概念已经走向国际,此次到埃塞参展,就是要是希望帮助深圳优秀内衣企业抱团“出海”。
深圳借“一带一路”积极出海
“参展的深圳企业都经过精挑细选,它们都有着极为强烈的‘出海’愿望。”深圳市贸促委有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这些企业都是深圳高科技领域以及传统优势产业的代表性企业,以消费电子类高科技企业为重点,优先选择绿色环保企业、努力发掘“隐形冠军”企业。“力求参展企业和展品既能凸显出深圳的高科技水平,又能代表深圳质量,同时能符合非洲市场需求。”这位负责人说,希望借此进一步推广深圳品牌和深圳制造,推动双边投资和贸易发展。
记者了解到,本次非洲推介会和精品展是今年深圳为响应“一带一路”建设,在非洲举办的最大规模的重点经贸活动,深圳也是继5月的“一带一路国际高峰论坛”之后,国内第一个组团进入非洲市场展开推介活动的城市。
作为“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非洲与中国贸易发展迅猛。以埃塞俄比亚为例,中国已连续多年成为其最大贸易合作伙伴,对其投资近14亿美元,是埃塞最主要的投资来源国。世界银行在《2017年全球经济展望》中预测,埃塞俄比亚今年经济有望增长8.3%,成为非洲经济增长最快的国家。因此对不少深圳企业而言,埃塞俄比亚市场潜力巨大,是“走出去”的重要目标区域之一。
“对深圳制造、深圳产品来说,埃塞俄比亚拥有巨大的市场和发展潜力,是深圳企业投资的最佳选择。”埃塞俄比亚总理府经济领域国务部长塔德赛·海里对深企入埃表示了极大欢迎。埃塞俄比亚在过去几年内经济高速增长,正在积极推进经济转型,未来将大力拓展出口市场。“希望我们本国企业也能把握这次商机,和深圳企业进行积极合作,让更多的深圳元素在埃塞俄比亚落地开花。”
见习编辑 郑蔚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