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特殊时期的儿童节,值得铭记

央视新闻移动端
2020-06-01 21:31
摘要

他们有的用深呼吸排遣孤独,有的照顾弟弟,还有的把对父母的思念写进歌里……这个儿童节,确实特殊。

“这个戴着口罩迎来的‘六·一’国际儿童节,注定与以往有些不同。”日前,总台央视记者采访了这样一群小朋友——由于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需要,他们的父母,有的奔赴一线,有的坚守岗位,而他们只能待在家里,扳着指头,数着爸爸妈妈什么时候能回家。他们有的用深呼吸排遣孤独,有的照顾弟弟,还有的把对父母的思念写进歌里……

这个儿童节,确实特殊。疫情突如其来,少年儿童也被裹挟其中。如果说成长伴随着疼痛,那么经历了这场考验,也一定充满成就感。

通过记者采访可知,那名用深呼吸缓解孤独的男童,重返校园过上了寄宿制生活,学会了洗衣服、叠被子、洗碗,“(还)学会了用深呼吸感受父母的不易,学会了用深呼吸嗅花儿的香气,学会了用深呼吸面对今后的生活”;还有一名扬州二年级学生,在这次疫情的超长寒假里,学会了做三十多道菜,正准备学热干面让小伙伴们尝一尝武汉美食……

“在这次全国人民万众一心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斗争中,广大少年儿童也经历了一段特殊时期”。对于少年儿童来说,他们力所能及地帮助家庭分忧,努力配合父母工作,的确称得上用实际行动支持抗疫斗争,展现了良好的精神风貌。越是处于特殊时期的考验之中,越需要刻苦学习知识,坚定理想信念,磨练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

儿童节是属于儿童的节日,家长对他们提出期许的同时,也要学会倾听,听一听他们的心声,听一听他们的愿望,听一听他们的苦恼。据报道,有的儿童说:“好想让疫情赶紧过去,早点开学呀。”有的说:“我长大了要做一名医生,能救人。”

这两句心声,耐人寻味。如果说前者体现了疫情对孩子生活学习的影响,那么后者则是一种“唤醒”——正因为医生在此次疫情防控中的英勇表现,让举国上下赞叹不已,也在少年儿童心中留有深刻印象,从而促使他们向医生学习,长大后成为医生。

由此可见,在潜移默化中塑造孩子的价值观是多么重要。帮他们扣好人生的第一颗扣子,这是家长的责任。比如,家长要以身作则,在各方面当好孩子的表率。正所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母是什么样的价值坐标,往往影响着孩子的价值取向。“幸运的人,用童年治愈一生;不幸的人,用一生治愈童年。”说的正是这个道理。

把美好的道德观念从小就传递给孩子,引导他们有做人的原则和气节,帮助他们形成美好心灵,对孩子成长有利,对社会进步也有利。于此而言,在儿童节这天,我们也需要共同探讨一个现实命题,如何让孩子更茁壮成长?

“爱子,教之以义方”,但是,并不是所有家长都懂得爱孩子。鲁迅在百余年前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一文中感慨,“父母对于子女,应该健全的产生,尽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今天的为人父母者,尽管所处的时代主题已经迥异于以前,但家长对孩子所应尽的责任,却不能虚置。

少年儿童是家庭的未来和希望,但培养孩子却不是私事,不只是家庭的行为。每逢儿童节,我们都应思考一个现实命题:对儿童权利的保护有没有漏洞,存不存在盲区,如何更好地促进儿童成长?儿童节,不只是儿童欢天喜地的节日,还应成为呵护儿童权利的节日,成为提醒全社会下更大力气保证孩子免受伤害的节日,成为全社会共同思考如何让孩子更有前途的节日。

日前,有媒体将镜头对准了“悬崖村”的孩子。喂猪、放羊、生火、做饭、割草,他们从大山上走出来,搬进了新家,这个儿童节对他们来说格外富有意义。据报道,社区在“六·一”组织孩子们度过在新家的第一个儿童节。一名男童说,以前到过最远的地方是县城,现在自己的家就在县城,好开心。这样的变化让人欣慰,这样的儿童节值得铭记。

“亲爱的孩子,你正在过的每一天,它来得并不容易。”疫情期间,这句来自成人的寄语,令人感慨。正因为不容易,还是更值得珍惜。全社会多一些努力,让每一天都充满阳光,孩子的精神世界更清朗,也更能健康成长。

编辑  刘桂瑶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