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6日为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主题是“数字创意重塑文化”。
2016世界知识产权日的主题海报“像素化的世界名画《蒙娜丽莎》”解读
对于“数字创意,重塑文化”主题,WIPO官网这样阐释:
“电影、电视、音乐、书籍、艺术、视频游戏——简言之,都是文化作品——早已跨越国界。
但是,无线时代正在改变可消费文化在远远超出国界的市场上如何被创建、发行和欣赏。越来越便捷的数字技术把物理上的障碍一扫而空,将一个跨文化合作的世界置于每个艺术家和创作者的指尖,并以新的方式滋养着想象力。
数字创意的繁盛给数字消费者带来了福音。
无论何时何地,我们都可以随心所欲地阅读、观看和收听世界各地无数创作者的作品。”
那么知识产权是什么?
知识产权,也称其为“知识所属权”,指“权利人对其所创作的智力劳动成果所享有的财产权利”,一般只在有限时间期内有效。
知识产权包括哪些内容呢?
知识产权包括工业产权和版权(在我国称为著作权)两部分。
工业产权包括专利、商标、服务标志、厂商名称、原产地名称、制止不正当竞争等。
著作权是法律上规定的某一单位或个人对某项著作享有印刷出版和销售的权利,任何人要复制、翻译、改编或演出等均需要得到版权所有人的许可,否则就是对他人权利的侵权行为。
知识产权的实质是把人类的智力成果作为财产来看待。
世界知识产权日的由来
1970年4月26日,《建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公约》正式生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这一致力于保护知识产权的政府间国际组织正式成立。
1980年6月3日,中国加入该公约,成为该公约第90个成员国。
1999年,中国和阿尔及利亚共同提出的关于建立“世界知识产权日”的提案。
2000年10月,世界知识产权组织决定,从2001年起将每年的4月26日定为“世界知识产权日”。
案例回顾
今天是第16个世界知识产权日,昨天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对外发布《深圳法院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状况(2015.5~2016.4)》白皮书,并公布了深圳法院2015年度知识产权典型案例。
2015年5月至2016年4月,深圳两级法院依法审理了一批重大、疑难、社会关注度高的典型案件,在社会各界引起了较大反响:
皇家菲利浦有限公司诉上海奔腾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等侵害发明专利权纠纷案;
央视国际网络有限公司诉华夏城视网络电视股份有限公司著作权侵权及不正当竞争纠纷案;
深圳市银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诉深圳市华欣智能电器有限公司等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
广东高乐玩具股份有限公司诉深圳市盟世奇商贸有限公司等侵害著作权纠纷案;
深圳市好百年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诉广西丰创商业投资管理有限公司特许经营合同纠纷案;
九阳股份有限公司诉佛山市顺德区金帝实业有限公司等侵害实用新型专利权纠纷案;
陈某泉等侵害著作权案;
杨某民等假冒注册商标罪案;
张忠义诉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行政处理决定纠纷案。
历年主题
编辑 小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