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月 29 日,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智能惠众深圳行"活动,旨在进一步推动该方面的工作和培养区域人才,实现"名医治未病、大医惠众生"的愿景。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深圳 AI 辅助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挂牌成立。
活动上,"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和"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深圳 AI 辅助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挂牌成立。同时,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会在此基础上实施 AI 辅助肺结节评估交叉融合专业专家抚育计划,为中国肺癌防治联盟联袂物联网医疗分会授予 AI 辅助肺结节评估 A、B 类专家做好准备。
据悉,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成立已经 8 年余,在联盟成员的努力下,工作重点"防患未然、早期诊断、综合治疗、现代管理"取得了较大成绩。目前已经启动了 800 余家肺结节诊治分中心,对中国肺癌筛查和早诊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白春学。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主席、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教授白春学表示,肺癌的发病率、死亡率高居不下,早期发现肺癌和癌前病变是降低我国肺癌发病率和病死率的重要途径。但是目前的诊疗技术很难对小的肺结节做出及时准确诊断,从而导致过度治疗或者是延后治疗,丧失了最佳治疗机会。因此,加强对肺结节的管理,对肺癌的早期发现和治疗非常重要。白春学说:"如今我们将 AI 技术运用到早期筛查中,可以极大地提高筛查的精准性。"
▲中国肺癌防治联盟在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开展"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智能惠众深圳行"活动。
白春学称,如今将中国肺癌防治联盟深圳 AI 辅助肺结节诊治示范基地落户市二院,是希望借助深圳的发展和 AI 技术,协同重点学科、质控中心、以防融合等工作,进一步推动肺癌防治工作和培养区域人才。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