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山月美术馆:抗击疫情 用艺术搭建心灵之桥

读特记者 尹春芳
2020-05-29 09:27
摘要

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展览的步调,但关山月美术馆临危不乱,及时加入防控防疫战斗的同时,充分发挥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化优势,邀请市民“云看展”

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和蔓延,牵动了每一个人的心。出于防控疫情的需要,在疫情初期,不少艺术机构纷纷闭馆,积极应对疫情。作为全国重点美术馆之一,关山月美术馆自疫情发生以来,反应迅速,积极创新,线上线下两条腿走路,积极拥抱数字化,利用各种现代科技手段,打造线上虚拟展厅,让观众能够足不出户,随时随地回顾、欣赏、品读优秀展览和作品。关山月美术馆陆续推出“在家看展”、“空中艺谈”、“藏品赏析”等线上专题的同时,也举行了“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四方沙龙”等展览与讲座,不断自我突破,与时俱进,让艺术不停摆,为市民提供丰富的精神文化大餐,发挥艺术提振信心抚慰人心的积极作用。

关馆的工作人员在为市民导览作品。

打好抗疫“阻击战”

众志成城,抗击疫情。为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保障市民观众的健康和安全,关山月美术馆从2020年1月24日起暂停服务,闭馆进行卫生消杀、设备维护保养等。

深圳市关山月美术馆馆长、画家陈湘波在春节前后意识到新冠肺炎的严峻形势。他告诉记者,守土有责,关山月美术馆在第一时间临时闭馆,并进行卫生消杀、设备维护等保养工作,积极迅速投入到抗疫战斗中去。

在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关山月美术馆于3月24日起恢复对外开放。虽然开放,但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的弦一刻都不放松。关山月美术馆在疫情期间,采取实名制预约参观服务。在关馆的正门口特别搭起凉棚,方便预约的观众有序进场。

对市民来说,对于新冠肺炎的了解还是相对有限,需要专业人士的“解惑”。4月25日,走过15年历程的关山月美术馆的知名公益文化品牌——四方沙龙迎来了2020年的首期讲座。本次讲座打破常规,请到一位特别的主讲嘉宾——深圳市第三人民医院院长刘磊。作为深圳唯一的新冠肺炎定点救治医院,市第三人民医院获得了空前的关注。刘磊的讲座以《生态文明与未来生活——传染病与人类社会的发展》为题,介绍了世界传染病的简史以及抗疫中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如何应对无症状感染者?有没有必要全民检测?新冠病毒会不会容易变异?返校以后孩子们怎么防控?日常生活什么时候可以摘掉口罩?讲座在哔哩哔哩视频平台进行直播,吸引众多观众的参与,提问一个接着一个,气氛热烈。此次讲座不仅让观众深入了解了疫情,也增加了复工复产的信心。

“云”上风景独好

每年春节期间,关山月美术馆都会精心为市民准备精品大展,以丰富节日文化氛围。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展览的步调,但关山月美术馆临危不乱,及时加入防控防疫战斗的同时,充分发挥关山月美术馆的数字化优势,邀请市民“云看展”。

记者了解到,关山月美术馆从1月26日起就陆续通过美术馆公众号和订阅号,推出“时代繁花——馆藏关山月花鸟画特展”“文脉传薪——2019年中国写意油画学派作品年展”“当下·新造境——关山月美术创作院作品展”等“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以及“用画笔为武汉加油!”“加油武汉!加油中国!”“梅花香自苦寒来”等抗疫专题线上推送。

不久前,关山月美术馆继续推出升级版的“在家看展”系列线上展览——“庆祝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馆藏深圳本土艺术家作品专题研究系列”之“探拓回响——黄希舜捐赠作品展”和“浮世绘心——庄锡龙捐赠作品展”。用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的话来说,这两个展览是对深圳本土美术家的作品及相关文献资料开展系统地收藏、研究、展示和出版,以丰富关馆的本土美术家作品的收藏和整理深圳美术发展历史脉络。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关山月美术馆在线上推出对国画大师关山月作品的深度解读栏目——《藏品赏析》。关山月的经典代表作,《万山红遍》《云龙卧海疆》《山村跃进图》《都江堰》等等都在线上以图文并茂的方式一一呈现给观众。关山月笔下的异国情调、美好河山、人文景观经由美术馆专业人士的解读,更让人印象深刻,回味无穷。

除此之外,关山月美术馆深化数字化建设,还开设了新栏目“空中艺谈”栏目。这一栏目妙趣横生,通过一条网线拉近了观众与艺术的距离。栏目陆续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学者,在艺术史、艺术欣赏、艺术观念等等各方面传递更多的知识与信息,以更加多样化的艺术视角,与疫情期间宅在家里的观众一起分享艺术,感受艺术的魅力。

关山月美术馆的专业人士云集,可谓卧虎藏龙。这些艺术家和艺术专家们纷纷化身“艺术主播”,关馆馆长陈湘波、艺术总监文祯等人采用不同的主题为大众讲述艺术创作的观念,带领观者在艺术史长河中捕捉艺术的神韵。几个月来,“云”上的艺术在此次疫情期间对促进艺术传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收获了一大批铁杆“粉丝”。

关馆的工作人员在为医护工作者导览作品。

最美逆行者,今成画中人

在疫情面前,艺术也不缺席。4月7日下午,“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在关山月美术馆拉开帷幕。在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特殊时期,积极而有力地发声是中国文艺界的传统,更是深圳文艺界的传统。在市委宣传部的统筹协调下,深圳的艺术家纷纷投以巨大的热情,创作出绘画、海报、雕塑、摄影、音乐及舞蹈等5000余件作品,从中精选出近200位艺术家的作品,共计215件进行展览。

从《抗疫前线最可敬的人》《最可爱的人》《信号灯》到《院士·战士》《当代钟馗钟南山》《最美逆行者·李兰娟院士》《抗疫勇士·送别》;从《平安》《万众一心抗疫情》《武汉加油》到《等你归来》《有光的地方》……这些作品在视觉呈现上各具风格、各显神采,将敏锐性、鲜明性、现实性和精神性相结合,以高度浓缩的形象歌颂了众志成城的抗疫精神。

让人感动的是,此次展览的开幕式上还邀请了深圳市医务工作者代表人员一同出席。在关山月美术馆工作人员的导览下,他们认真观看了这些展出作品。

大美无言,大爱无疆。4月16日上午,关山月美术馆正在展览的“‘我们在一起’深圳抗‘疫’主题艺术作品展”迎来了故事的主角——深圳援鄂医疗队。关山月美术馆馆长陈湘波则以讲解导览作品的形式,表达内心的感动和对“逆行的英雄”由衷的敬佩。

当医护人员到达展览摄影作品的展厅的时候,开始欢笑起来,“看!这是我!”,“这个护目镜真的勒得一条条痕。”许多作品都有医护人员的身影,记录了他们工作的点点滴滴。放松下来的他们纷纷拿出手机和自己的相片合照。他们表示,“每一幅作品都特别震撼,都特别美,每一幅作品都能看到满满的爱。”

此次展览也得到了市民的“点赞”,工作人员告诉记者,每天预约的名额都满了。“在我的记忆中,好像没有任何一个展览能给我如此震慑的力量”,市民邹先生如是说。“这次展览让我发自肺腑的感恩。一来,感谢医务工作者、建设者、普通市民在疫情期间的付出;二来也感谢艺术家创作了这么多优秀的作品。”

关山月美术馆在此次疫情阻击战中,跨界融合,创新求变,交出了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在未来,关山月美术馆仍将砥砺前行,不负韶华,继续踏上迈向一流的美术馆的征程。

编辑 陈冬云

(作者:读特记者 尹春芳)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