兜底增持不能信口开河  深交所发文予以规范

读特记者 熊子恒
2017-06-08 23:05
摘要

梳理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发出"兜底增持"承诺的实控人或董事长大多有股权质押在身,其中,科陆电子、青岛金王、智慧松德的控股股东质押比例均超过90%,兜底式增持在短期内可以缓解股价下挫之忧。

近日,兜底式增持逐渐在A股形成一道风潮。自6月2日上周五以来,已有20余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或控股股东高调号召全体员工增持股票,这一现象已经引起监管层关注。

读特记者获悉,深交所相关部门于6月8日向上市公司发布《关于加强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等(以下简称"倡议人")向公司员工发出增持倡议书的信息披露的通知》,进一步加强对兜底式增持的监管。

《通知》要求,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增持主体、增持期限、兜底条款等具体内容。倡议人承诺弥补员工增持而产生的亏损的,需明确亏损的计算方式、计算时点。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倡议人补偿员工持股亏损的具体实施细则,如补偿方式(现金补偿或股份赠予等)、补偿最高限额、补偿具体时点、补偿实施的可行性,并披露承诺履行进展。

"上市公司应当披露倡议人补偿员工持股亏损的资金来源及具体采取的履约保障措施(明确是否有一定比例保证金存放于第三方或上市公司,若无,应提示履约风险),并披露在职员工数量、结构和平均薪酬。在全部员工完成标的股票购买后的2日内,应及时披露获得股票的时间、数量、平均价格、方式,持股员工的范围、人数等具体情况,并对照《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说明相关员工是否构成倡议人的一致行动人。"深交所表示。

另外,深交所要求上市公司在增持倡议书中充分提示风险。《通知》指出,上市公司应当在公告中充分提示市场及公司经营层面风险、倡议人履约风险、大股东质押风险、股价波动风险,向投资者提示员工是否实际购买公司股份系员工自愿行为,存在重大不确定性。如公告中出现"公司股票投资价值已经凸显"等表述,应当披露该论断的依据,或者在补充公告中明确提示该表述仅代表倡议人自己的观点,不构成对公司股价的承诺。

《通知》还要求,上市公司发布倡议人为员工兜底增持的公告后,应当提交内幕知情人名单,相关主体不得利用兜底增持承诺进行内幕交易、市场操纵等证券欺诈行为。

在弱势环境下,此前发布兜底式增持公告的股票多受到资金爆炒,短期内股价波动剧烈。吉艾科技在6日午间披露增持倡议后,公司股价直接从跌停板直线跳涨,全天振幅高达18.17%,但7、8日两个交易日大幅回落的了近10%;青岛金王、星辉娱乐等兜底式增持概念股也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可以看出,资金一日游特征明显。

梳理上市公司公开信息,发出"兜底增持"承诺的实控人或董事长大多有股权质押在身,其中,科陆电子、青岛金王、智慧松德的控股股东质押比例均超过90%,兜底式增持在短期内可以缓解股价下挫之忧。有市场人士对记者表示,对于兜底式增持投资者要保持理性,分析上市公司基本面以及大股东质押情况后再谨慎投资,监管层加强信息披露有利于进一步规范市场。

编辑 刘桂瑶

(作者:读特记者 熊子恒)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