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新型智慧城市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福田区在新一轮机构改革后,抢抓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重大机遇,勇当改革开放尖兵,着力推动福田区数字政府快速发展。
为加强肇庆市与深圳市福田区的合作交流,5月22日深圳市福田区考察团一行赴肇庆市考察学习“数字政府”改革建设和政务服务管理相关工作。考察团首先参观了肇庆市政务大厅,现场了解了肇庆市政务大厅的各个功能区建设。在随后的座谈会上,肇庆市政府副秘书长、市政数局局长王诗军详细的介绍了肇庆市作为“数字政府”综合改革试点城市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取得的成效和下步主要工作计划。
据介绍,肇庆市在推进“数字政府”改革建设方面进行很多探索试验。近年来,肇庆市坚决贯彻落实广东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以“数字政府”改革建设为重要抓手,着力打造“数字化平台+放管服改革”综合改革模式,进一步加快“互联网+政务服务”建设,全面提升政府行政效能,大力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现代化,持续改善营商环境,市场活力显著增强。2019年,南方大数据研究院测评显示,肇庆市企业满意度位居珠三角第二。《广东省数字政府改革建设2020年工作要点的通知》明确提出将肇庆市“互联网+不动产”登记改革和“一次办成一件事”精细化政务服务模式,在全省范围内复制推广。
一、 对标对表先进,打造湾区一流营商环境。把全方位参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支持深圳建设先行示范区,努力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营商环境新高地。制定出台《中共肇庆市委、肇庆市人民政府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的行动方案》,立足深圳所缺所需、肇庆所能所优,在交通设施、人才培养、科技创新、综合服务等方面提出具体政策举措,以助力深圳加快发展带动肇庆追赶发展。对照世界银行及国家发改委营商环境测评指标,在全省率先开展县(市、区)营商环境测评,对标广州、深圳,制定出台“营商环境38条”,全力提升政务服务水平和服务效能。在端州区试点部署“大湾区政务通”自助终端,推进政务服务“湾区通办”。
二、强化大数据应用,营造安全有序营商环境。以大数据支撑疫情防控和企业复工复产,在全省率先上线“粤省事”肇庆专版疫情防控专区,迅速落实防疫信息平台应用,营造安全营商环境。在全省率先落地“粤政图”具体应用,精准助力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提供了强有力的数字化支撑。上线本地“悠美肇庆”疫情防控平台,服务企业员工全部通过平台上报个人信息,生成专属健康码“肇康码”,同时与“粤康码”“湖北健康码”数据互联互通;在全市企业、大型商场、车站等15类公共场所共设置3.5万个点位码,实现重点人员有效掌控、场所人流有序监控、场所人员有效溯源,为企业开展疫情防控及复工复产提供强有力的信息化手段支撑。
三、加强营商环境专题建设,工作实现新突破。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测评体系,围绕企业关注的堵点难点问题,以营商环境专题建设为突破,推动审批流程重塑再造、业务优化,进一步提升政府行政效能,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一是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一天办成”。以大数据应用、智能审批为支撑,推动业务流程优化、数据共享,全省率先实现“企业开办1天办成”全区域全业务全覆盖。二是不动产登记率先实现“五个1”。在全省率先上线“互联网+不动产”综合服务平台,各类不动产业务全省率先实现“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网通办、一天办结、一次办成”,群众办事由找部门变成找政府,办理时长实现从30天、3至5天到1天的“三级跳”,超过95%的全量不动产业务实现一天办结。三是双容双承诺”实现“拿地即开工”。全省率先开展“双容双承诺”制度创新,全省率先推行“宽进严管”安全生产审批模式,对依法取得用地的产业类项目,以及“工改工”的“三旧”改造项目,全面实行“双容双承诺”直接落地改革。四是水电气报装业务“一站式”办理。作为全省4个试点地市之一,实现水电气报装线上线下“一站式”服务,由原来提交3份材料至少跑动3次,变成1套材料1次办成。不涉及外线施工用水、用气报装不超过3个工作日,实现低压非居民用户(小微企业)接电时间不超过2个工作日,含外线工程施工环节不超过10个工作日,办理高压用户电力接入时间不超过15个工作日,含外线工程施工环节不超过35个工作日。
四、深化“放管服”改革,当好“店小二”“服务员”。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放管服”改革,成立政务服务改革攻坚小组,积极协同联动各有关业务部门,大力破解疫情期间群众“办事难、跑动多、材料繁”等问题,推进“网上办、指尖办、就近办”,扎实做好服务企业发展工作,努力当好“店小二”做好“服务员”,为企业“松绑”,为群众“解绊”,为市场“腾位”。
编辑 麦苗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