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亿元104个项目!龙岗开足马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

读特记者 邸继勇
2017-06-05 22:31
摘要

根据《龙岗治水提质工作目标责任书》,共有33条黑臭水体治理、1071个排污口整治的任务,2016年,南约河已按期消除黑臭,其余的大康河、君子布河、四联河、布吉河、沙湾河等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则需于2017年完成治理。

 短短几年时间,龙岗河实现巨变,干流河道水体消除黑臭,部分河段水质由劣五类上升为景观水体,并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昔日鱼翔浅底、飞鸟逐水的自然生态景观又重新回到了这条龙岗的“母亲河”。

  “十三五”规划中,龙岗提出“山环水润、产城融合”的未来蓝图。深圳“东进战略”的实施计划中,龙岗更是将统筹山、水、公园、绿道及历史文化资源,依托生态基础和生态绿环,连通龙岗河、布吉河、沙湾河等主要山水资源,构建大生态系统环;龙岗河及众多龙岗河支流构建的主要水系由此成为未来龙岗城区环境的“主角”之一。

龙岗区委区政府提出,2017年龙岗将以“生态质量”为抓手着力提升城市品质,保护好深圳东部的“蓝天绿地”,以特区担当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龙岗区环保和水务局则提出,将围绕东进战略实施和打造“三心四区”的奋斗目标,强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力打好“治水提质”攻坚战,努力构建“山环水润”生态龙岗格局。

外界观察,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龙岗的生态环境正不断好转,深圳国际低碳城论坛连续四年在龙岗召开,绿色低碳把“大运蓝”、“龙岗绿”传递到全球,成为代表广东乃至中国经济创新发展的一张名片。

 治水提质:河流整治从“治标”到“治本”

位于深圳市东北部的龙岗河流域,是东江二级支流淡水河上游段,属于东江水系,河流发源于梧桐山北麓,是龙岗的“母亲河”。在老龙岗人的印象里,龙岗河河水清澈见底,河面宽阔,能行大船。但随着工业化、城市化的快速发展,龙岗河一度被污染问题所困扰。

为改变这种状况,2010年9月,龙岗河干流综合治理一期工程开工建设,工程内容包括沿河截污涵(管)、河道及岸坡生态修复等,经过全面的综合整治,2015年,龙岗河出境吓陂断面平均综合污染指数由2007年的2.34下降到0.21,下降91.0%,主要污染物浓度大幅消减。短短几年时间,龙岗河实现了巨变,干流河道水体消除黑臭,部分河段水质由劣五类上升为景观水体,并达到10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昔日鱼翔浅底、飞鸟逐水的自然生态景观又重新回到了这条龙岗的“母亲河”。

龙岗河的改善只是龙岗区开展治水提质攻坚战役的一个缩影。龙岗区不遗余力“治水提质”,2016年工作初见成效,推动污水管网建设、河流整治、黑臭水体治理等160项工作,开展雨污分流管网类项目29个,共建成污水管网290.2公里,是2015年的4.1倍,超额完成市下达龙岗区的280公里的整治任务,任务完成量在全市排名第二;开工建设沙湾河、布吉河等河流综合治理类项目10个,同步推进19条河流的前期工作。

同时,龙岗区针对布吉河(龙岗段)流域城市建设与人口密度大,河道水系与排水系统建设标准低,水环境问题突出等问题,首创布吉河综合治理“EPC+O”即设计采购施工和管养一体化的治理模式,将流域内水环境治理项目整体打包为一个项目进行建设及后期运营管理,加快推进布吉河流域的综合治理;与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合作,引入水生态重建等6项高端集成技术,用改革创新的办法开展龙岗河生态修复,成为广东省河流治理类唯一列入国家水专项示范研究的项目;强力推进南约河黑臭水体治理,实现水质不黑不臭,消除入河排污口39个;贯彻海绵城市建设理念,完成19个城市内涝点整治工作,开展前期工作9个。

 龙岗区环保和水务局根据年度目标按月倒排工期,建立了项目进度周报报送及督查工作机制。2016年,该局共开展雨污分流管网项目51个,完成290.2公里管道敷设任务,而小区排水管网清源改造工程(一期)44个排水小区改造已完工,成功创建30个排水达标小区;开展河流综合治理类项目29个,8个项目已开工,提前完成全市黑臭水体年度整治任务,龙岗河干流水质从V类提升到IV类;开展水源保护和供水保障类项目11个,全面打响治水提质攻坚战。

铁腕执法:强化排污企业日常监管

近年来,龙岗区环保水务局紧密围绕建设生态龙岗、打造绿色宜居城区的目标,不断深入贯彻落实新环保法、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及系列配套制度,分析研究当前环境监管执法的新形势,全面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工作,努力开创环境监管执法工作新局面,有效解决影响龙岗区环境和损害群众健康的突出环境问题,不断提升环境质量,保障辖区环境安全,助力“东进”战略。

 “坚决为龙岗打造东部中心提供良好环境支撑。”龙岗区环保水务局主要领导表示,要按照“全覆盖、零容忍、明责任、严执法、重实效”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强环保执法与监管力度,把生态文明建设落到实处,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去年以来,区环保和水务局对环境违法行为持续采取高压态势,让污染无所遁形。目前,该局初步建立了涵盖环境空气、降水、地表水、环境噪声等环境要素的质量监测体系,为科学监管提供依据。

“为了加强执法,我们建立‘双随机’环境抽查执法制度和污染源监察随机抽查方案。”区环保和水务局有关负责人表示,目前他们已完成全区114家重点排污单位、483家一般排污单位等数据录入和审核工作;全年查处环保违法案件162宗,依法移送公安机关行政拘留违法案件11宗;移送涉嫌污染环境犯罪案件1宗,立案查处水事违法案件25宗,已做出行政处罚25宗。

近年来,龙岗区环保水务局不断完善环境执法工作机制,加强环境监察网格化管理,明确管理范围和监管要求,建立环境监管信息数据库,实施动态管理;实施“双随机”抽查机制,对检查企业、执法人员实行随机抽查;不断提升行政行为规范化水平,有针对性地制定新环保法规定的按日连续处罚、查封扣押、移送拘留和实施限产停产整治等四个配套执法指引,规范执法检查、行政处罚等手段,对环境违法行为持续保持高压态势。

同时,龙岗区环保水务局组织开展了饮用水源保护“雨季行动”、重点行业环境保护专项执法、大气环境质量提升等专项执法行动,开展了化学品行业环境隐患排查,对污染源实行“双随机”日常执法巡查,严厉打击各类环境违法行为。加强环境应急管理和危险废物环境管理工作,规范环境风险源的日常监督管理,保障环境安全。

提升品质:构建“山环水润”生态格局

“山环水润,让市民看见山水,体验山水,融于山水。”目前,龙岗区正努力构建“山环水润”龙岗大生态格局,持续提升城区生态环境品质。

 在治水提质方面,龙岗区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结合地处东江、珠江、深圳湾水系上游的特点,以“山环水润”城区建设为核心,以低碳海绵城市建设为驱动,以立体排水、协同治水为手段,以消除黑臭水体、减少内涝灾害为重点,围绕全市治水提质工作的总体要求及工作目标,打一场全区治水提质的攻坚战。

2017年是龙岗区治水提质工作全面铺开的一年,共计划实施治水提质建设项目104个,包括52项污水管网建设项目、30项河道整治类项目、14项内涝治理及防洪建设类项目、8项水资源及水库保护类项目。项目总投资约128亿元,计划年度完成投资29.8亿元。截至4月底,南湾街道丹竹头社区吉田墓园门口路段内涝整治工程、龙岗街道龙东龙湖路内涝整治工程2个项目已完工。44个项目处于施工阶段,26个项目处于施工招标及施工准备阶段,32个项目正开展前期工作,已累计完成年度投资约3.1亿元。

 今年,龙岗区污水管网建设任务为400公里,占全市任务的27%。根据《龙岗治水提质工作目标责任书》,共有33条黑臭水体治理、1071个排污口整治的任务,2016年,南约河已按期消除黑臭,其余的大康河、君子布河、四联河、布吉河、沙湾河等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则需于2017年完成治理。目前,这5条治理任务,均已纳入相应的河道综合整治工程。此外,龙岗区共有32个内涝点的整治任务,已全部于2016年提前完成。

龙岗区有关负责人表示,经过不断的努力,龙岗区治水提质工作取得了一些成效。各街道各相关部门要高度重视治水提质工作,加大统筹工作力度,成立专项领导小组,进一步优化设计方案、完善工作机制、简化工作流程、找准问题的症结,加快推进治理工作进度;要落实责任主体,明确各项工作的完成时间节点,将具体工作落实到具体责任人,加强督查督办,确保9月30号之前完成5条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达到不黑不臭的目标。

编辑 曹亮

(作者:读特记者 邸继勇)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