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生素 D 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主要作用于调节钙磷代谢和维护骨骼健康。维生素 D 缺乏与人体免疫功能异常、心血管疾病、代谢性疾病、自身免疫性疾病和肿瘤等密切相关。近年来,维生素 D 与骨骼健康及多种疾病的联系受到广泛重视,维生素 D 监测、补充维生素 D 日趋广泛。那么婴幼儿如何补充维生素 D?长期服用维生素 D 会中毒吗?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专家表示,宝宝补充维生素 D 应该这么补。
为什么婴幼儿要补充维生素D?
维生素 D 可促进肠道钙和磷吸收,利于骨骼矿化;同时通过成骨细胞间接作用于破骨细胞,影响骨形成和骨吸收,从而维持骨组织和血液中钙、磷代谢平衡。婴幼儿生长发育较快,维生素 D 需求量增加。充足的维生素 D 是保证钙吸收、骨骼正常生长发育的重要条件。当儿童维生素 D 缺乏时,体内钙磷代谢异常、生长板和骨基质矿化障碍导致特征性骨骼畸形,称为维生素 D 缺乏性佝偻病。发病高峰是 3-18 月龄之间,早期可能出现多汗、枕秃、易激惹、夜惊等非特异性症状,骨骼病变可出现方颅、手(足)镯、肋缘外翻、肋骨串珠、鸡胸、O 型腿或 X 型腿、生长缓慢。
婴幼儿为什么容易出现维生素D 缺乏?
首先,缺乏日光照射,以及未预防性补充(提前补充)维生素 D 是造成儿童维生素 D 缺乏的主要原因。其次,母亲因素,母亲孕期维生素 D 缺乏的婴儿、早产、双胎或者多胎婴儿,生产后早期体内维生素 D 易不足。第三,地理环境因素。如冬季日光照射减少、衣物遮挡、空气污染、高楼遮挡、生活于高纬度地区、普通玻璃过滤大部分中波紫外线等影响皮肤合成维生素 D。
此外,还有疾病因素和药物使用因素。例如,患慢性腹泻、肝脏及肾脏疾病,肠道维生素 D 吸收不良、体内维生素 D 活性形式合成减少;使用利福平、异烟肼、抗癫痫药物加速体内维生素 D 分解。
如何预防婴幼儿维生素D 缺乏?
要预防维生素 D 缺乏,应该适当增加宝宝的户外活动,保证每天 1-2 小时,尽量暴露皮肤。目前不建议 6 月以下婴儿在阳光下直晒,儿童、青少年参加户外活动也应该注意适当防晒。
纯母乳喂养的婴儿,建议生后 2 周后开始摄入维生素 D 400U/d ( 10μg/d ) 至 2 岁。维生素 D 补充量应包括食物、日光照射、维生素 D 制剂等。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双胎 / 多胎儿等高危人群应遵医嘱补充维生素 D。
▲维生素 D 含量较丰富的食物,包括海鱼、动物肝等
长期服用补充维生素D可能中毒吗?
长期临床经验验证,补充维生素 D 400U/d 是安全剂量,并能够有效预防儿童维生素 D 缺乏及佝偻病。美国医学会建议婴儿维生素 D 可耐受摄入量 1000U/d,而 1 岁以上儿童及成人为 2000U/d。婴幼儿若配方奶或者强化牛奶(加钙牛奶)的摄入量 ≥1 升 / 天,或者夏季阳光充足、户外活动时间足够,可考虑暂停或者减量服用维生素 D,具体建议可以咨询医师。
一般小儿每日服用 20000-50000IU 或每日 2000IU/kg 连续数周至数月可发生维生素 D 中毒。短期内大剂量使用维生素 D 可能导致维生素 D 过量。维生素 D 过量可造成高钙血症、高尿钙症及抑制中枢神经系统等。
补充维生素D 还是维生素 AD?
推荐给宝宝补充维生素 AD。维生素 D 缺乏是全球性问题,而《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 A 缺乏情况调查》显示我国 14 省 0-6 岁儿童维生素 A 缺乏及维生素 A 低下率超过 50%。由于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在我国婴幼儿及儿童群体中缺乏相对普遍,且维生素 A 和维生素 D 在视觉发育、骨骼发育、免疫功能、造血功能等方面有重要作用,二者同时具有协同作用。因此中国儿童保健专家建议每日补充小剂量维生素 AD 更适合中国婴幼儿,依从性好、安全性高。
(深圳晚报供稿)
编辑 苗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