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棉飘絮,有的人大呼“浪漫”,也有的人深受其苦——易敏人群可能由此引发打喷嚏、皮炎、流泪等症状。如何减少满天飞絮带来的影响?医生为市民提出了“躲、包、洗、吃”四字箴言。
据深圳市人民医院呼吸内科穆雪鹍医生介绍,木棉花絮带来的影响,首当其冲的是呼吸道问题,花絮接触鼻部或被吸入鼻腔后,引起强烈的刺激如打喷嚏、流涕、咳嗽、气喘等反应,极易诱发过敏性鼻炎和哮喘的急性发作。其次是皮肤问题,会引起过敏性接触性皮炎,在接触部位发生红斑、丘疹、丘疱疹,严重时红肿并出现水疱或大疱,疱破后为糜烂面,常有瘙痒和烧灼感。
第三是眼睛问题,出现结膜发红、搔痒、流泪等过敏性结膜炎表现。此外,棉絮在飘浮过程中也可能携带和传播病菌,应重视其潜在的危害。
如何避免这些问题呢?穆雪鹍给出了“躲、包、洗、吃”几个建议。首先,对于过敏的人,要采取“惹不起还躲得起”的策略,尽量不去有木棉树的地方;其次,出门尽量“全副武装”,穿长衣裤,戴眼镜、口罩、帽子,或用丝巾包裹头部。回家前把身上的棉絮残留物消除干净,不要带到居室内;棉絮若落到皮肤上,特别是口、眼、鼻等处,不要急着用手去搓揉和抓挠,最好马上用纸巾或消毒湿巾擦拭,及时用清水洗净。
此外,可吃些防过敏的食物,如小白菜、西红柿、胡萝卜、柑橘等;或者补充些维生素C、维生素B、维生素E等;避免刺激性食物,多饮水。
过敏人群,又必须要接触棉絮环境,可口服抗过敏药物如扑尔敏、开瑞坦、酮替芬、顺尔宁等预防;过敏性鼻炎、哮喘患者应按照自身原本治疗方案坚持用药;轻微的皮肤、眼睛过敏,可涂抹脱敏外用药、滴眼药水。如果症状明显或不能缓解,需要及时就医。
编辑 曹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