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印顺:作为佛教工作者,要用实际行动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读特记者 陈雯莉
2020-05-25 15:04
摘要

印顺表示,作为佛教工作者,应该把握报告呈现的“深化改革,创新开放,防疫抗疫,脱贫攻坚”这个大逻辑,主动服务于国家“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

5月23日,参加全国两会的全国政协委员就《政府工作报告》展开了小组讨论。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印顺在分组讨论中发言,与大家交流了自己的心得体会。印顺表示,作为佛教工作者,应该把握报告呈现的“深化改革,创新开放,防疫抗疫,脱贫攻坚”这个大逻辑,主动服务于国家“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

“李克强总理的政府工作报告展示成绩、直面挑战、确定目标、明确任务。相信大家和我一样,感到踏实、提气、振奋。最令我感动的是,报告充分反映了人民的关切、人民的意志和人民的期待,鼓舞了人民的斗志和信心。”印顺表示,今年的政府工作重点是引导并集中力量抓好“六稳”和“六保”,以保促稳、以稳求进,求真务实,保障民生,从而有利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完美收官。作为佛教工作者,应该把握报告呈现的“深化改革,创新开放,防疫抗疫,脱贫攻坚”这个大逻辑,主动服务于国家“后疫情时代”的经济社会发展。

对于具体举措,印顺将其分成几个方面。首先是做好思想引导工作,做坚定的防控疫情措施的执行者,做传播防护知识的宣传者,做抚慰信众、稳定人心的布道者。

其次,赋予佛教中国化的时代内涵。要进一步挖掘佛教经典中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一致的内容,做好教规教义的阐释工作。

同时,要加强自身建设,依法依规治教,培养政治上靠得住、宗教上有造诣、品德上能服众、关键时起作用的宗教人才;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要大力开展公益慈善活动,助力社会建设,助力精准扶贫,助力生态文明建设,助力全球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

此外,作为佛教工作者,要服务大国外交,要旗帜鲜明,把维护祖国统一和国家主权放在首位,并加强中国佛教海外弘法工作。

“唯有实干,才能创造未来。我们佛教界不能只停留在精神层面,还要用实际行动服务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印顺表示。

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

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印顺继续聚焦民生热点问题,带来了“构建智慧养老服务体系”“推动中医院发展”等提案。

“近几年来,各地做了一些智慧养老的有益探索,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在养老服务方面,印顺列举了几个目前存在的问题:投资成本过高,覆盖面窄,地区间发展不均衡;智慧养老平台整合资源能力差异大,信息封闭隔离;法律保障体系欠缺,行业标准和监管缺失;研究技术不够成熟,专业技术和服务人员缺乏。

对此,印顺建议,发挥政府主导作用,建立以公益化为基础、市场化为辅助的智慧养老模式。政府要加大资金扶持,为购买智慧养老服务智能化设备产品提供财政补贴,扩大智能养老服务平台规模和平台建设维护资金投入。要明确对老年人使用智能养老服务产品的补贴标准、购买服务目录及价格,并大力鼓励社会资金投入到社区居家智慧养老建设中。

同时,应加快建设统一的服务平台,畅通社区居家智慧养老产业链,解决各服务环节各自为政、链接性差、碎片化严重的问题,加快老年电子商务等新兴业态的发展。

此外,还应完善智慧养老的法律法规,规范智慧养老建设。要根据智慧养老的需要扩充政府的职能,把智慧养老建设作为政府最主要的职能之一。比如,设立社区智慧养老机构,出台政府智慧养老标准规范,要求住宅开发时配套用于智慧养老社区服务的必要空间,住宅设计预留老年无障碍通道及各种可接入户网络系统等。

要做到智慧养老,还需要专业的人才。因此,印顺建议,强化智能养老教育,加快专业人才队伍建设。国家首先要加快专业型人才的培养,鼓励高校根据社会发展需求设立相关专业,培养一批高技能的研究人员和高水平的服务人员。

(晶报供稿)

编辑 刘珂

(作者:读特记者 陈雯莉)
免责声明
未经许可或明确书面授权,任何人不得复制、转载、摘编、修改、链接读特客户端内容
推荐阅读

读特热榜

IN视频

鹏友圈

首页